RCEP时隔五年再度举行峰会,“应对特朗普关税的潜在缓冲”

2025-10-27 19: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一】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10月27日时隔五年再度在马来西亚召开。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第47届东盟峰会行程后,多国领导人继续在吉隆坡磋商,寻求通过RCEP和其他多边合作机制,构筑新的区域稳定框架,抵御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RCEP协定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2020年,除印度外,其余十五国正式签署该协定。RCEP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被一些分析人士视为应对特朗普关税的"潜在缓冲"。

马来西亚《太阳报》27日报道称,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在2025年东盟-印太论坛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区域一体化与合作是长期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呼吁东盟利用RCEP作为平台,强化基于规则的贸易韧性。

普拉博沃表示,"我们必须深化合作与集体努力,利用RCEP这一平台强化区域一体化,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巩固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他还呼吁更多国家加入该协定,共同维护一个包容的经济体系。

10月27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 视频截图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给全球经济蒙上了阴影。对于依赖出口的东盟国家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特朗普滥施关税后不久,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公开谴责美国的"对等关税",并重申对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在7月9日举行的东盟外长会上,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呼吁打破外交与经济的官僚分割,推动东盟外交、经济政策"更加紧密地协调"。

东亚论坛(East Asia Forum)10月26日指出,安瓦尔的话标志着东盟历史上首次在"政治安全"与"经济合作"支柱间建立显性联动。RCEP领导人会议的重启,正是这种跨领域协调的成果。马来西亚与印尼的积极推动,使得RCEP不仅是贸易协定,更成为东盟对外战略的政治平台。安瓦尔政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展示区域团结与开放的姿态,向市场与投资者释放稳定信号。

根据东亚经济研究所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模型测算,美国"对等关税"已使东南亚GDP下降约2.3%,就业减少5.9%。若关税进一步上调15%,区域GDP将暴跌11.1%,就业缩水25%。对一个以开放和出口为导向的发展中地区而言,这是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打击。

东亚论坛认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东盟主要经济体选择继续开放,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RCEP的全面实施,东盟有望为更广泛的区域合作注入稳定力量。RCEP成员经济体约占全球GDP的30%,全面落实承诺将产生显著稳定效应。模型显示,若RCEP成员国坚持全面执行协定,东盟GDP有望增长1.9%,就业提升2.1%。

分析指出,RCEP的意义因此超越经济本身,它让东盟能在地缘政治与贸易规则的交汇点上,保持战略自主与制度发言权。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将参加东盟峰会与签署贸易协定挂钩的背景下,RCEP成为抵御单边压力、维护内部一致性的关键机制。

10月26日,特朗普抵达马来西亚。 IC Photo

在RCEP领导人会议召开前,特朗普借26日举行的东盟峰会之机完成了其重返白宫后的"亚太首秀",见证泰柬达成"和平协议"的同时,还宣称美国签署了四项地区贸易协议框架。

"我们向东南亚国家传达的信息是,美国与你们同在,我们打算成为几代的合作伙伴。"特朗普说。

但据路透社报道,白宫随后确认,特朗普宣称达成的协议均未涉及降低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的高额关税,仅为未来豁免留下空间。

东亚论坛称,与美国的双边协议或可在短期内减轻惩罚性关税冲击,但若以牺牲多边原则为代价,将加剧地区分化。为避免这一局面,东盟内部已就避免"以邻为壑"的举措达成共识,并寻求与其他伙伴协同行动,以减轻风险。

分析进一步指出,RCEP带来的红利需要时间才能显现,但其政治意义立竿见影:通过领导人峰会,东盟向世界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本地区仍将以开放、合作与规则为导向。未来,RCEP也有望与欧盟等大型经济体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完善。"对于一个迫切需要基于规则的经济秩序以避免陷入'强权即正义'的世界来说,这种共识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