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被推上“搞钱”风口 普通人怎样当好“AI玩家”?(2)

2025-02-17 09:50  舜网发布

有网友把自己的多维度数据毫无保留地提供给DeepSeek系统,他期望DeepSeek能够扮演一名精通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婚恋专家,从而为自己寻找伴侣提供专业的建议。对此,DeepSeek不但很快给出了结果,还为一些网友列出了形象管理要点,并且建议其他的"人设"定位为"半导体工程师里面最会讲历史的羽毛球手",以此打造差异化亮点,提高配对成功率。

尽管伴随着争议,但我们还是看到关于DeepSeek的话题不断冲上热搜:用DeepSeek写寒假作业、炒股、买彩票……它的出现,似乎让AI工具更加"全能"。

成为最热"搞钱"工具

有人一个星期赚10万元

记者:有人利用你卖教程赚钱,你怎么看?

DeepSeek:这其实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知识的传播本身是件好事,尤其是当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技能或开阔视野时。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内容的准确性、版权与道德问题等。

DeepSeek的火爆出圈,让许多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一时间,各种围绕DeepSeek的赚钱门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记者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DeepSeek的关键词,默认展示的便是有关DeepSeek的本地部署教程、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视频,价格多在几毛到十几元之间。一位电商平台的商家曾透露,借着这波热度在淘宝中开一家卖DeepSeek的教程店铺,销量破千很容易,只要不断地起号、卖教程就行,教程是从别人那里买的,成本很低,关键是买的教程没有限制,所以可以重复卖,身边有的人一个星期就赚了10多万。比如,朋友圈刷屏的清华大学《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报告,不少博主当成自己的成果宣传,付费在个人账号上售卖。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大模型已展现出类博士生的知识处理能力,这迫使普通人必须转型为"AI指挥官":既要具备调动AI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备鉴别能力,不迷信AI生成的内容。"普通人产生AI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对于无法掌控未来变化的本能求生反应。"沈阳强调,知识付费热潮正是这种认知焦虑的货币化投射。但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市场上包括DeepSeek在内的AI培训课程鱼龙混杂,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

在沈阳看来,一些课程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即想通过某种事物快速收获、快速赚钱的心理;也利用人性的焦虑,大量炮制不学习AI就会错过机会、被社会淘汰等信息,从而成功完成私域引流与获利。

不止语言模型火爆

AI应用不断跨界

记者:AI应用超乎想象,包括在电影界、播音界,你怎么看?

DeepSeek:AI用于特效制作、角色生成、剧本分析、虚拟主播等方面已经广泛普及,但也需要我们谨慎对待,确保AI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与DeepSeek同时在这个春节让无数人震撼的,还有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截至目前,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100亿元。

"当我知道电影里很多特效离不开AI,简直太震撼了!"市民戚女士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有东海龙宫百万水族逼宫陈塘关、哪吒三头六臂法相觉醒瞬间,更绝的是敖丙冰封千里特效,寒气几乎穿透银幕冰冻自己手里的奶茶。戚女士说,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普通人上传一段视频后,再选择喜欢的影视人物,就可以一键生成视频内容,一些短视频平台的AI特效更是方便好用,"很难想象原来需要巨大花费才能打造出来的角色,现在竟然人人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