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开启史上最大规模的“汉光”演习,运用预备役人员达2.2万人

2025-07-14 16:03  头条

台军一边喊着"战至一兵一卒",一边悄悄把防线从海边退到了城里,一边号称"固若金汤",一边把演习时间延长了一倍。

更绝的是,这支"32度不出操"的军队,却要和装备无人机、机器狗的解放军打巷战,这些"下雨天改室内训练"的士兵,却要在废墟中和世界一流军队拼命。

这场史无前例的演习背后,到底是破釜沉舟的决心,还是垂死挣扎的表演?

240小时疯狂背后的战略绝望

就在刚刚过去的240小时里,台军动员了2.2万预备役,进行了40年来规模最大的"汉光41号"演习。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台军从"歼敌于滩头"退守到"巷战求生"的心理大崩塌。

说白了,台军这次是真的慌了神。从过去的5天4夜骤增到10天9夜,这不是什么"提升战备",而是赤裸裸的战略绝望。

过去台军演习的套路很简单:在滩头搭个防线,演练几天"反舟波射击",然后宣布"成功击退敌军登陆"就收工。

可这次不一样了。台军首次增加了"岛上持久防御"科目,说白了就是承认自己守不住海滩,准备退到城里打巷战。

从海岸线前沿4公里,一口气后撤到15公里纵深,这心理落差堪比从天堂到地狱。

更荒诞的是,台军还把连锁超市都纳入了军演,美其名曰"城市韧性演习"。

台北、台中、台南三大城市同时搞防空避难演练,这哪里是军事演习,分明是在给民众打预防针。

问题是,台军这套"全民皆兵"的把戏,真的管用吗?

答案很简单:纯属做梦。

16万对200万的绝望对比

话说回来,台军为啥突然这么拼命?答案只有一个:真的怕了。

看看这组数字就明白了:台军常备部队总兵力约16万人,还不到解放军的十分之一。

更要命的是,这16万台军的战斗力,和解放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解放军这20年的跨越式发展,早就让台海军事平衡彻底打破。什么A2/AD能力,说白了就是不让你靠近的本事。

现在解放军已经实现了全天候环台军演,可随时由演转战,说句不客气的话,已经具备全天候武统的能力。

在这种绝对劣势面前,台军的传统战术彻底破产。过去靠着"海峡天险"和"滩头防御"的幻想,现在连自己都不信了。

这时候,美国主子的声音就传来了。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就有不少美国军事专家和退役美军将领提议,台军要磨炼巷战技巧,战时向平民下发轻武器,将台北、高雄等大城市打造成"绞肉机"。

美国的算盘打得精明:让台军和解放军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

美国副防长科尔比的话说得更直白:如果保不住台湾,那就炸掉岛上的高新技术产业,让中国大陆什么都得不到。

这就是美国的真实嘴脸:用完就扔的一次性工具。

70年了,台军还在做美援梦,这得有多天真?

乌军能打俄军,台军就能打解放军?想多了

台军这套巷战战术的"灵感",主要来自俄乌冲突的巷战经验。

不少台军认为,既然乌军能用少量美制武器在巷战中抵挡"世界第二强"的俄军,那装备更多美制武器的台军,必然可以在战时将"实力更弱"的解放军拖入巷战泥潭。

问题是,这个逻辑从根子上就错了。

首先,解放军的战斗力远比俄军要强。俄军那个"世界第二"只是个刻板印象罢了。

解放军和俄军的信息化水平都不在一个层级,在装备性能、人员素质、体系建设等要素上,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别的不说,俄军打巷战还得靠士兵人力搜索,相当于拿人命在磨乌军的防线。

在解放军这边,机器狗、无人机乃至无人战场等无人武器装备,已经开始融入连排级战术。

许多俄军需要付出人员伤亡才能实现的战术目标,解放军这边用几架无人机就能完成。

更何况解放军训练巷战的时间远比台军更早、训练水平更高,西方的卫星照片甚至还能在戈壁滩上看见1:1复刻的台北市中心街道。

其次,台军的训练水平和乌军根本没法比。

台军有气温超过32度不出操的规定,日常训练也颇为糊弄,存在2米深坑要爬梯子才能上,3公里长跑规定时限长达18分钟等荒诞现象。

要知道在解放军这边,2米深坑是要求士兵徒手翻越,5公里越野长跑的规定时间是21分钟以内。

最要命的是,台湾岛就这么个小地方,解放军战时只需要把岛一围,台军就只能坐以待毙。

以台岛的资源自给率,解放军光围岛不登岛,一周左右都能让台军不战自溃。

就这个后勤保障条件,还妄想和解放军打巷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螳臂当车只会被碾压

说到底,不管台军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实力悬殊的基本盘。

两岸经济、军事实力差距不断拉大,决定了无论岛内现在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解放军对付"台独武装"如同瓮中捉鳖的现实。

况且,台军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不是简单地进行一次演习就能够解决的。

在解放军的攻势之下,台军除了12个甲等旅,很难集结起更多预备役力量。

台军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很成问题,岛内预备役军人每年普遍的集结训练时间只有7天,且训练强度有限。

一支在和平时期都做不到冒雨训练的部队,在战时又怎么可能保证有足够的战斗力呢?

更关键的是,在大批解放军部队登陆台湾岛,对退守城镇的台军部队完成包围后,台军的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预备役部队中,恐怕没有太多人会执行命令,与解放军打巷战。毕竟谁家的孩子谁心疼,没人愿意当"台独"炮灰。

连台军退役中将帅化民都明确表示,台岛根本打不了巷战游击战,这么小的地方没有补给、没有指挥、没有协调,根本没有游击战的基础。

至于和解放军打巷战,帅化民表示更不可能了,台军会很快溃散,大部分人是不会安安心心甘当"台独"炮灰的。

对于台军在"汉光"演习中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大陆确实需要保持关注,并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但也不用妄自菲薄,对于可能的台海之战产生悲观情绪。两岸实力差距的天平早已无可逆转,台当局和台军的种种行动,不过是历史潮流中螳臂当车的徒劳之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必然进程,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

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的情分,谁也割不断。和平统一才是正道,武力只是万不得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