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缺点是,它们比传统核电站小得多,生产等量能量比传统核电站更贵,很难产生很强的规模经济。而从此前不多的落地项目来看,SMR 的前期建设通常面临惊人的成本超支(预算会超 3-7 倍),并且完工时间拖得很长。这些问题在各国重复发生,表明成本估算和施工方面仍存在系统性问题。
例如,NuScale 因成本高昂和客户缺乏兴趣而取消了在美国的第一个项目。相比之下,中国和俄罗斯的 SMR 项目取得了更大进展(借助集成的供应链、更受控的成本和有保障的收入来源)。但即使对他们来说,与最初估计相比,建造 SMR 的成本仍然要高得多:
好在,虽然 SMR 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很长,但还是比购买(或建造)传统核电站要快得多。而且这些小型核反应堆位置灵活性很高,相对可靠、稳定,支持全天候不间断运行。
这些对于迫切需求能源支持,且成本相对不敏感的科技巨头和巨型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他们销售的软件服务毛利率较高,承担得起更高成本)。所以对他们来说,除了敲定一定量的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之外,大力扶持 SMR 应该是必须要走的路。
核能赛道中,下一个 10 倍潜力股是谁?
当前的核能赛道已经集齐了一批如 NuScale 和 Oklo 等新锐公司,以及 Westinghouse 等在该行业耕耘许久的老牌成熟公司。就连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厂商--劳斯莱斯(虽然它在普通人眼里是豪车代名词)也在 2021 年开始研发微型核反应炉,并与英国太空总署携手研究如何使用核能从事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