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在引发科技巨头的军备竞赛,重点之一就是大型数据中心的规划和建设。这些数据中心需要消耗海量电力资源(据估计,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可能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目前,它们正在通过零散的可再生能源和老旧的燃煤发电厂度过难关。
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基建还将持续,电力需求仍将以惊人速度继续增长。那么,是否存在一个终极解决方案?
当然有,答案是核能。
本文中,RockFlow 投研团队将为大家深入分析"AI 能源的尽头"--核能赛道这一最前瞻的细分领域,并盘点核能概念股中老牌巨头和新兴公司的投资价值。
科技巨头为何蜂拥核能赛道?
过去几个月里,科技巨头们发布了一系列与核能相关的公告:
谷歌与 Kairos Power 合作研发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
亚马逊与 Energy Northwest 达成协议,资助开发四个小型 SMR 以满足亚马逊的能源需求;
微软和星座能源签署 20 年电力采购协议,计划重启曾因核事故而关闭的美国三哩岛核电站;
Oracle 计划使用 SMR 为数据中心供电。
另外,多家全球私募巨头正在考虑将资本投入核能领域,其中包括凯雷集团、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核能几乎肯定会成为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人担心它满足 AI 当前能源需求的速度不够快。
以三哩岛核电站来说,重启一座休眠核设施非常困难,既要跨过监管障碍,也要解决关闭期间不可避免的设施老化问题。据估计,它最早要到 2028 年才能重启上线。
不过,尽管微软的核电站重启计划需要时间,但它至少基于已知且可被验证的技术。而核能赛道中最新兴(且可商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却并非如此。
传统核电站造价昂贵,需要几十年才能建成,而且在切尔诺贝利、三哩岛和福岛等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公众一直抵制核电站。然而,作为简化的核电生产解决方案,SMR 具有灵活性、较低的前期成本和模块化部署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