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史实顾问讲述真实历史:对“吴石们”来说,“最好的告慰是团圆”(2)

2025-10-31 10:09  环球时报

"1934年吴石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并没有像某些国民党官员一样,选择去一些'油水'比较多的部门任职,而是选择了'参谋本部第二厅'中一个专门研究日本国情及搜集军事情报的机构工作。"郑立说,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因为吴石的主持,国民党对日军的情报研究工作取得积极成果。1939年日本对苏联发动"诺门罕战役"时,苏联方面就是利用吴石提供的情报,取得了粉碎日军军事进攻的战果。

吴石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无疑是1949年8月选择赴台继续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吴石是福建福州人,他跟台湾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自古以来闽台两地关系就很密切。"郑立介绍称,吴石其实很早就关注台湾的问题。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坚定认为一定要把台湾"带回家"。

1941年12月,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后,吴石就开始进行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郑立说,1944年初,吴石提出以福建旅桂同乡名义召集座谈会,研究成立"闽台协会",组织筹备收复台湾事宜。经过筹备,闽台协会总会于1944年5月在广西柳州成立。

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人民发动了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二·二八"事件,吴石跟随国民政府"台湾宣慰团"第一次踏上台湾岛,他对台湾有了直接且具体的感受。回大陆后,吴石对地下工作的助手说:"如果进步力量有办法派些人员去台湾工作,这倒是个好机会。"郑立表示,这说明吴石当时认为应该尽早布局台湾,往台湾派地下工作人员。

冒极大风险输送情报

1949年6月,吴石与福州同乡、中共秘密党员吴仲禧见了最后一面。吴石说,福州绥靖公署任职结束后,他要到台湾去。吴仲禧请他考虑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可以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吴石坚决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不算什么。1949年8月,吴石与妻子王碧奎和年龄最小的一双儿女飞赴台湾,留下大儿子和大女儿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