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播出后反响热烈,更多人将目光投向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早期为祖国统一而奋斗的隐蔽战线工作者们,他们为了信仰奋不顾身、慷慨赴义。《沉默的荣耀》背后究竟还有多少"沉默"与"荣耀"?《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专访该剧史实顾问、该剧历史脚本《冷月无声:吴石传》的作者郑立,听他讲述剧集背后的真实历史。

在台北期间的吴石
"他的每次重要选择都是为了民族大义"
"我认为吴石的伟大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个孤立的时刻,而是贯穿他一生中一次次重要的选择。"郑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的每一次重要选择都是为了救国图存、民族大义。
从日本带回56箱资料
吴石才学渊博,是国民党军中少有的文武兼通的儒将。公开史料显示,吴石在抗日战争期间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建功勋;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毅然选择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军事核心机密搜集与传递,参与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发展组织骨干等大量工作。
郑立介绍称,"吴石17岁时选择弃学从军参加北伐,高唱'生平志愿,为国牺牲'的《祈战死》歌曲奔赴北伐前线。"
青年时期的吴石曾去日本学习。史料显示,吴石1928年到1934年在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虽然身处日本,但一直在思考对日作战的问题,他在日本学习期间注意搜集日本社会、经济、军事各方面的信息,经常去日本的军港等军事基地进行调查。所以1934年回国时,吴石带回了整整56箱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在日本搜集到的日本国情、军事情报,这也为他日后开展对日作战情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