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创始人:自驱力是我的秘籍 希望自控落地节奏(3)

2025-02-18 16:43  中国电子报

对此,王兴兴认为,这一方面将积极推动人才、资金和科技向人形机器人赛道汇聚,加速产业进化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将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激烈竞争。谈到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王兴兴坦言,如果不想落伍就必须随时跟紧技术的发展浪潮、了解技术的发展方向,避免被超越。"未来世界最大的变量就是AI,也是人形机器人发展最大的指引,人形机器人企业要时刻跟踪AI动向,才能保持领先。"王兴兴表示。

面对挑战要保持定力不忘初衷

在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成为重要亮点。9个造型各异的人形机器人与CEO黄仁勋共同现身大会开幕式,宇树科技通用人形机器人H1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会上,英伟达推出了全球首款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黄仁勋坚定认为AI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在回答《中国电子报》记者提问时,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与英伟达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英伟达采购了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也使用英伟达GPU加速的机器人仿真平台帮助H1自主学习各种动作。

尽管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诸多科技公司都在布局多模态AI大模型,但是王兴兴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通用的大模型做得还不够好,不够极致。" 他坦言,人工智能系统--也就是人形机器人"大脑"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卡点,这也导致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展路径变形。"现阶段,在AI无法(指导人形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的时候,一些企业希望用自动化手段来提高效率。我希望同行能够克制一下,不要把自己做成一家自动化公司,不能去和自动化公司'卷'效率。"王兴兴表示,需要给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一些时间和耐心,当它跨越质变的临界点,人形机器人的产品性能也将实现巨大飞跃,高效率不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去做传统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才是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价值。

除了AI系统不够好用等共性问题,宇树科技还需要解决商业化落地方向不明晰的问题,梳理自己的重点发力方向。

当前,宇树科技在人形机器人运动表现方面可圈可点,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开始在蔚来汽车工厂尝试参与工作,更多应用情况还未公布。其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落地步伐则更快一些,如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已经进入宝马工厂实训,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先后走进比亚迪、蔚来、东风柳汽、极氪等汽车工厂"打工",智元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远征A1也在汽车工厂完成了底盘装配和外观质检等任务。

对此,王兴兴回应表示,当前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本体销售情况不错,并不急于加快商业化落地的速度,希望能够自己掌控落地的节奏。"我们希望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各方面功能更加完善后再考虑商业化落地的问题。对于商业落地的方向规划,我们不一定会all in 工业,也可能会推进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我们对人形机器人落地方向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王兴兴说道。

此外,记者观察到,宇树科技售价9.9万元起的人形机器人G1在京东平台的销量为零。王兴兴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客户主要为科研机构等,普通消费者对于人形机器人这一产品或将长期处于观望阶段。人形机器人何时才能走进家庭?这一问题或许需要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逐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