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车企们别再盲目吹智驾了 汽车安全问题不容忽视!(2)

2025-05-08 13:22  钛媒体APP

从高速到车位:谁领先,谁落后?

想要看懂车企的"智驾段位",需要先理清行业按时间先后高频出现的四个技术概念--高速NOA、城区NOA、端到端、车位到车位。它们既是技术演进的里程碑,也是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

造车新势力2023年开始落地高速NOA,2024年大规模落地城区NOA,从规则明确、封闭的高速场景,向复杂的城市道路延伸后,可以处理红绿灯、行人、电动车等复杂路况,完成无保护左转、路口掉头等高难度动作。

特斯拉2023年12月推出FSD V12,首次实现纯端到端(End-to-End)架构,完全摆脱人工规则代码,通过海量视频数据训练实现类人驾驶逻辑。此时,国内车企已经"落后"1-2年。

自此,"谁更快推出端到端"就是验证车企智驾能力最重要的一把标尺,"没有布局端到端的车企面临估值折价",关注智驾技术的投资人乔牧表示,国内车企的追赶策略是从分段式(2024年)向一体式(2025年)端到端迭代。

端到端为什么这么重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从业者陈南解释,传统模块化架构需要分步处理感知、决策、控制各个模块,容易卡壳,端到端方案是用单一AI模型完成"眼睛看路--手脚操作"的全链路决策,由"大脑统一指挥",通过海量数据训练AI自主决策,响应速度更快,更适合国内复杂的路况。

有了端到端技术,就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Door-to-Door)功能了。2024年底以来,头部车企陆续宣布实现这一功能。它指的是车辆从指定的车位自主驶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行驶到目的地车位。陈南称,车位到车位代表智驾功能从"能用"到"好用"了。

那么,谁在领跑?谁在追赶?我们结合光大证券研报进行分析。参考维度主要是复杂功能落地的时间先后,以及技术迭代速度。

第一梯队是小鹏、华为,两家重点智驾功能(如车位泊车、车位到车位)的推送时间均领先市场,两者前后相差不到3-4个月。

图源 / 小鹏汽车官方微博

小鹏是国内第一家完成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2024年7月落地端到端方案,2024年11月公测车位到车位功能。其代客泊车、环岛通行、循迹倒车等功能的推出时间点,领先市场至少2个月。

华为ADS 3.0于2024年9月推送端到端,2024年12月落地"车位到车位",不过当时覆盖场景有限。

第二梯队是布局智驾较早的理想、蔚来,功能覆盖较全,但迭代速度较第一梯队稍慢。

理想2024年7月落地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方案,2024年11月推出"车位到车位"功能,是国内第一家推出这个功能的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