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车企们别再盲目吹智驾了 汽车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025-05-08 13:22  钛媒体APP

2025年本是被车企寄予厚望的"智驾元年",却因3月29日小米SU7事故致3人死亡事件蒙上阴影。

由于事故发生时,司机启用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许多行业人士认为,这场事故会成为将行业推向"信任危机"与"监管重构"的转折点--从资本市场到消费者认知,从技术路线到营销策略,车企在智驾赛道上的竞争逻辑很可能就此被改写。

以往,新势力车企把智能驾驶当作最大的卖点之一,在发布会上大谈技术的先进性。消费者们也在这些宣传的影响下,对智能驾驶充满期待。然而,这起事故就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大家:在复杂多变的真实路况中,智能驾驶还远远达不到百分百可靠的程度。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等待警方调查中,但车企的营销叙事已遭遇根本性质疑。在消费者逐渐"觉醒"的当下,车企接下来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件事上:一是如何保证技术足够安全,尤其是应对极端场景的真实能力;二是如何让消费者理性认知,对智驾既不盲目追捧,也非因噎废食彻底否定。

这场信任危机,实质上是回到了一个根本性问题:造车新势力的智驾水平到底怎么样?

本文将从功能落地、路测表现两个维度,探讨各家新势力的智驾能力。当行业从"炫技时代"迈入"稳定性竞赛",还有一些暗线决定着车企的智驾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