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恶性肿瘤的人,身体一般会有5个表现,留心观察

2025-02-08 15:55  头条

最近王大妈的脖子上长了个肿块,摸起来不痛不痒,也就没有在意。周末,儿子回家吃饭,出于对王大妈的担心,拉着去到了医院检查。一番检查下来,医生却说,那是淋巴恶性肿瘤。

好好的一个肿块也没有特别症状,怎么会是恶性肿瘤呢?其实这就是身体在反应,在发出癌症信号。

一、体内有癌,身体5个信号很明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约457万人,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

随着癌症的高发,我们一直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对于治疗的成功和生存率至关重要。通过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特别是以下提到的信号,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及早的医疗干预。

1.身体出现肿块、结节

癌症常常在体内形成肿块或结节,这些肿块可能会在皮肤下面或内部器官中出现。对比良性肿瘤导致的肿块、结节,有以下特点的肿块或结节,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①大小超过1厘米。结节肿块的大小通常不是唯一的指标,但较大的肿块可能更容易察觉。除了大小本身,持续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更有可能是恶性的,要特别重视。

②质地坚硬。质软或囊性肿块,倾向于良性,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倾向恶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摸起来质韧。

③边界不清,活动性差。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通常表现出较硬、固定或实性的质地,与周围组织融为一体。

2.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

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发烧通常不伴随感冒或其他感染,因此应该引起警惕。

3.莫名出现消瘦和疲乏

没有刻意减肥,却突然、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和持续感到疲乏也可能是癌症的症状,这可能是因为癌细胞消耗了身体的能量或产生了代谢产物。

4.明明没有外伤却出血

明明没有外伤却出现的出血可能是某些癌症的症状,特别是在排尿、排便或咳嗽时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会导致不同部位的出血,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可能导致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可能与泌尿系肿瘤有关。

5.持续出现的消化异常

持续出现的消化异常可能包括食欲减退、吞咽困难、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问题可能与胃肠道癌症有关。

6.大便习惯、性状改变

癌症可能导致大便方面的变化,如便秘腹泻交替、血便、黑便等,这些变化应该引起警惕,可能是肠道肿瘤导致。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信号并不一定都表示一个人患有癌症,但它们是需要关注的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检查以确定病因。

二、五种高复发率的癌症类型

实际上,癌症的复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意味着之前的治疗没有效果,需理性对待。研究发现,这4种癌症类型复发率更高。

1.胶质母细胞瘤

《神经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率接近100%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位于大脑的关键区域,手术可能无法切除完全,加上其增长速度过快,因此很难根治。此外,由于位置和周围组织的敏感性,放射治疗和手术可能受到限制,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2.卵巢癌

《抗癌治疗专家评论》上的一项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率为85%,即便是Ⅰ期,复发率也有10%。

由于卵巢癌常被称为"沉默杀手",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导致只有约20%的患者在早期确诊。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这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3.胰腺癌

一项发表在《临床胃肠外科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高达80%的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后会经历肿瘤复发,且通常伴随着局部扩散或肝、腹膜、肺等器官的转移。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接受了治愈性切除,患者也很可能在短短2年内可死亡。

胰腺癌不止复发率高,死亡率也更高。由于胰腺癌的微小转移病灶通常无法依靠常规影像检测,而且复发时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即使在局部可手术切除的阶段,胰腺癌也需要被视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不能掉以轻心。

4.肝癌

根据发表在《手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肝细胞癌5年内复发率高达85%!

肝细胞癌的复发受多个关键因素影响,包括肝硬化、酗酒、肿瘤的大小和数量、术前AFP水平、血管受累、肝内转移、无包膜形成以及切除边缘状态等。复发的概率与时间关系密切,事实上,有高达43%-65%的患者在切除肿瘤后的2年内经历复发,而5年内的复发率甚至高达85%。

对比上述高复发率癌症,其实随着医疗水平进步,癌症病人的生存期也越来越长,带癌生存成了很多患者的择优选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姚震旦主任表示,癌症已经不再是绝症,通过正规的治疗,癌症是完全可防,可治的疾病。

三、发现2个以上癌症信号尽早检查

防治癌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专业治疗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其中,预防癌症的关键之一在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筛查。当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癌症筛查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常见癌症的针对性筛查建议:

1.肺癌(低剂量螺旋CT)

肺癌筛查建议使用低剂量螺旋CT,因为它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在肺癌肿瘤非常小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甚至在1厘米或0.8厘米大小)。尤其适用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2.胃癌(胃镜+活检)

胃癌的筛查最好采用胃镜检查和活检,虽然普通胃镜可能会让人有点不适,但却是极高性价比的查癌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胃癌患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部分原因是胃镜检查的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晚期。因此,及早接受胃镜检查是预防胃癌的关键。

3.肝癌(甲胎蛋白+肝脏B超)

肝癌筛查建议使用"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单独使用甲胎蛋白检查可能会漏诊,因为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都升高。联合使用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几乎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

4.宫颈癌(HPV+TCT)

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通过早筛查早治疗的癌症,主要通过感染HPV病毒引起。国际公认的最安全的筛查方法是采用细胞学检测(TCT)与HPV病毒学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以及时发现宫颈异常,从而进行干预治疗。

5.前列腺癌(PSA筛查)

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来筛查前列腺癌。PSA检查是一种方便且敏感的方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定期体检有助于提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所以这是很有必要的,上了年纪的每个人都该把它纳入每年必测项目。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