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就保持沉默,不要怕他,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你怕他啥?"被执行人马阿姨刚被带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这段由马阿姨的女儿、同时也是被执行人之一的小南通过微信隔空"指导"她的语音信息,就在手忙脚乱之间意外地通过手机外放喇叭播放了出来。
这个发生在不久前的场景,让在场的黄浦区人民法院和安徽省临泉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临泉县法院)的干警哭笑不得。
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小南和阿超经人介绍相识,双方订婚后,在2022年11月按照当地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开始共同生活,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
由于经人介绍,又碍于家里催婚,小南和阿超在认识没多久后就在一起生活,感情基础薄弱。2023年1月,两人因性格不合频繁争吵,选择不再共同生活。但为了结上婚,阿超前前后后花费50余万,其中购置了订亲礼、相家钱、金首饰、家电家具等彩礼费用为26万元。双方分开后,阿超起诉至临泉县法院,要求小南以及其父母返还这些彩礼。
经过审理,临泉县法院综合考量双方同居生活的时间,男方给付彩礼的数额以及女方为举行婚礼支出等情形,酌定小南与父母共同返还阿超彩礼等共26万元。
但小南一家却始终拒不执行,阿超只能向临泉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为未查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小南一家早已全部来到上海务工,根据阿超提供的线索,临泉县法院执行局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平台联系黄浦区人民法院,请求协助开展异地拘留工作。
"我局一起案件被执行人租住在黄浦区,我们拟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的措施,根据《关于长三角地区法院异地拘留一体化办理规则》,请给予协助。"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陈一鸣在接到了临泉县法院执行局打来电话后回复道:"我们会依据规则给予你院充分的协助。"
第二天一大早,临泉县执行局干警来到上海时,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及警车已经整装待发。两家法院干警汇合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被执行人租住地址进行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