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中国而言,远东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带动中国,尤其是东北的产能释放和货物出海。而且这一次中俄打算签的还是政府间协议,这也是俄罗斯首次批准此类协议,因此其背后的意义可不仅仅代表着中俄经济合作更上一层楼,更标志着中俄的互信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再配合中俄互相免签的政策,可以预见未来中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合作的潜力将得到释放,人员、文化的交流也将使得中俄关系更加紧密。
第三份大礼,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项目终于敲定。
经过中俄蒙领导人会议,三方最终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这条天然气管道的意义毋庸置疑,有了它的存在,俄罗斯每年可以对中国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合作期限长达30年,它也必将成为中俄长久友谊的见证者。
之所以说这条管道是普京送上的"大礼",一方面是它的推进,将在未来极大缓解中国的能源进口焦虑,稳定中国的工业产能;另一方面虽然三方没有明说,但是俄罗斯实际上是作出了让步的。
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也提到,此前"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之所以始终没有敲定,其中主要就是因为中俄在供气价格和管道线路方面没有达成一致,而管道过境蒙古以缩短里程数是中方坚持要求的,价格的优惠也是中方一直坚持的。据俄媒爆料,预计俄罗斯通过这条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单价,会比欧洲还要低。
这些合作项目的推进,既反映了中俄双方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两国在面对国际挑战时选择加强合作的战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