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稀土资源之所以成为其他国家的命脉,核心在于这些国家长期享受中国稀土带来的红利,却让中国承担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今中国为保护环境收紧稀土出口,推行配额制和终端用户制--这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守护生态环境的必然举措,一些国家却因此难以适应。

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除稀土外还有未使出的"杀手锏",提醒西方国家警惕。该报称,中国凭借数十年产业政策布局,构建起供应链主导地位,其通过关键稀土矿产流通管制,迫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主动寻求谈判并达成"休战"协议,这一说法有其合理性。

文章还宣称,中国的"手段"远不止于关键矿产,在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三大领域同样占据绝对掌控地位,足以对美国"卡脖子"。若叠加稀土资源,中国制衡西方国家至少有四种手段,这让美西方不得不考虑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安世半导体公司的事情,荷兰最终或将向中国妥协,核心原因就是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拥有独特影响力和控制力。尽管荷兰一度受制于美国,但妥协终将成为现实--这也印证了中国可打的牌远不止一张,随着国力提升,手中的筹码还会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