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酸菜鱼引发的争议终于迎来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国务院食安办已组织多部门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并要求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必须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025年9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预制菜相关话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
01 预制菜争议不断
本月初,企业家罗永浩质疑餐饮连锁品牌西贝菜品多為预制菜引爆舆论。9月20日,罗永浩再次就预制菜争议发声,强调行业已有基本定义框架,只需细化标准即可实现消费者知情权。
这场讨论折射出中国预制菜发展的核心矛盾:如何在商业利益与消费者权益之间做好平衡。随着争议持续发酵,消费者和媒体对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的关注也从西贝拓展到更多餐饮品牌。
一些连锁餐厅开始对菜单加以调整,增加"部分使用预制菜品"的说明,有的餐厅则加大"现炒现做"的招牌,以招徕更多顾客。
02 国家层面加速规范
国务院食安办此次组织多部门共同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标志着预制菜监管将迎来全国统一标准。
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已有明确定义: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及其製品為原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處理,須加熱或熟製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食品。
此次在國家層面加快標準制定,有利統一產業規範,釐清預製菜與傳統料理的界線。
03 明示制度成为焦点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是此次国家层面推动的重要举措。这意味着未来餐馆在使用预制菜时,可能需要明确告知消费者,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事实上,今年以来,内地多地已积极探索预制菜明式。4月,广东开始施行《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规定在产品名称上标示"预制菜"或"预制菜肴",并标示原料的含量。
同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明确,将在部分餐饮企业中先行试点,适时再在全市推广预制菜的明示工作。
04 行业面临洗牌
随着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的推进,整个行业面临洗牌。2025年上半年,多家预制菜企业业绩出现下滑。
安井食品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6.04亿元,同比微增0.80%;但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滑15.79%**。千味央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86亿元,同比减少0.72%;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39.67%。
龙大美食在投资者问答中披露,预制食品行业正处于激烈竞争阶段,加之消费市场平淡,当前净利率仅在**4%-5%左右**,低于7%-10%的行业平均利润率。
05 零售渠道悄然调整
在零售渠道,预制菜也在悄然收缩。金龙鱼旗下中央厨房"丰厨"的预制菜产品已经在山姆渠道消失。从金龙鱼2023年年报至2025年中报中可见,该公司央厨产品的数量逐年减少。
永辉超市缩减了一定比例的冷冻预制菜产品,原来的快手菜品牌"辉妈到家"在这两年的调改中已经被砍掉。大润发自有品牌的"润发工坊"产品也仅有少量单品在售。
盒马鲜生此前曾经售卖的西贝草原羊蝎子、旺顺阁鱼头泡饼等餐饮品牌的产品也已经消失多时。盒马的冷冻区域甚至缩小了一半的柜子。
06 企业转型应对
面对变化,预制菜企业正在积极调整策略。安井食品在今年上半年财报中披露,公司在今年旺季前明确**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由商超根据客户需求选品。
传统预制菜上市公司早已开始更深层次地"拥抱"零售渠道,而不仅仅是在零售卖场卖货。千味央厨半年报透露,目前公司新零售渠道进展顺利,与包括沃尔玛、永辉、胖东来、奥乐齐、盒马等签订全国合同。
盒马表示,预制菜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场景化透明化和便捷化,盒马在场景上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出半成品菜、熟食卤味等商品。
预制菜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明示制度的推广,将为中国预制菜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企业则需要在透明化和规范化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标准即将公开征求意见,预制菜行业有望从争议走向共识,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