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乐面对的考验或许是,白马寺的经验无法原封照搬,少林寺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中国知网收录一篇印乐署名的文章《继承佛教优良传统致力文化寺院建设》,该文发表于2022年7月。印乐在其中强调,要"从严治教"和"发扬农禅宗风"。
关于如何处理"钱的问题",印乐在上文中写道:要"严格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严格执行宗教场所财务收支'月公示、年审计'制度,寺院的财务收支每月都会在客堂公示,年度财务状况始终坚持专业机构审计制度"。
三十余年的商业化,把少林寺推上全球舞台。如今,新住持正试图让它重归清净。
8月末,少林寺暮鼓再次敲响,两名寺内僧人从侧门走出,在一处长椅上休息、聊天。提到印乐,其中一位僧人说,"方丈是方丈,我们是僧人,只做自己的修行。"
寺外,改革并不全然清晰。登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人员在面对时代周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会逐步推进整治,让少林寺回归清净。
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则说,少林寺如今的变化(改革),对于登封来说不会影响太大,景区都正常开放,二者也隶属不同部门管辖。
"僧人归僧人,景区是景区。"上述工作人员说。
在通道入口围观表演的观众
话落到现实里确实如此。哪怕寺院内部在做整改,景区里武僧表演依旧一天六场,从未间断,两层看台座无虚席,连通道处也挤满了看客与他们手机镜头。
在面对时代周报记者关于"少林风波是否会影响他们演出",队伍中的一名武僧说,他和武僧队伍并不属于少林寺,而属于少林武术馆。但随后,对话被志愿者打断。
少林景区内的"武僧"表演
实际上,这些表演与少林寺早已分属不同体系,无论少林寺如何改革,现实存在的也不会轻易消失。
未来的少林寺,不会成为第二个白马寺。印乐要做的,是在少林寺的"武"和白马寺的"静"之间,找到一条长久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