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空军两架苏-30战机,在加勒比海飞越美国海军舰群,五角大楼随后谴责称:这次飞行是"严重挑衅"。
美国在加勒比海对一艘涉嫌毒品交易的小艇发动空袭,打死11人。
事发水域临近委内瑞拉,船上人员被美国认定与"特伦·德·阿拉瓜"贩毒团伙有关。
消息传出后,马杜罗政府未立即回应,但委内瑞拉军方很快有了动静。
两天后,两架F-16战斗机从委内瑞拉空军基地起飞,在加勒比海上空贴近美国海军"贾森·邓纳姆"号驱逐舰飞行,穿越舰队上空。
美军事后称,这一动作"高度挑衅"。
舰艇当时正参与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的反毒巡航任务,归属第五舰队。
美国国防部随后发声明,称该飞行属于"危险接近",飞行路径穿过美舰前方,并开启武器挂载系统。
声明中还强调,美方在该海域的军事部署完全合法,任务目标是"打击毒品走私与跨国恐怖活动"。
五角大楼把话放得很硬,称这类动作"不会被视作普通飞行行为",而是可能"干扰美军执行打击narco-terror的正当任务"。
这不是委内瑞拉空军第一次在加勒比海展示力量。
但与前几次飞行不同,此次地点选在美军刚发动打击行动之后,时间点非常敏感。
CNN援引军方消息说,两架战机在离舰艇不到300米的高度飞过,虽然未锁定目标,但飞行姿态"极具压迫性"。
委方媒体没有报道这一事件。
马杜罗本人也没有出面评论。
有委内瑞拉军方内部人士对当地媒体放话,称"任何国家的军舰靠近委海岸线都要承担后果"。
不过这类言论并未出现在官方渠道。
这艘美舰并非偶然路过。
早在8月底,美国国防部就宣布将向加勒比部署两艘宙斯盾驱逐舰、两艘近海巡逻舰以及海军陆战队快速反应部队,总人数约2400人。
任务目标非常明确:追踪并打击由委内瑞拉港口出发的走私网络。
行动代号不公开,从舰艇配置来看,美方在这里不是做面子工程。
"贾森·邓纳姆"号是美军典型的伯克级宙斯盾舰,具备防空、反潜、反舰多功能,搭载标准-3防空导弹以及海麻雀导弹。
其雷达系统可以发现300公里范围内的空中目标。
战时可担任舰队指挥舰,在本次任务中担任核心角色。
委内瑞拉空军现役F-16战机共22架,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Block15型号。
尽管老旧,仍保有一定作战能力。
这批战机近年经历多次维修保养,传言部分已通过俄罗斯协助更换航电系统。
这次飞行行动虽无实弹打击行为,美方称其"携带外挂油箱和两枚空对空导弹"。
美国军方公布的雷达跟踪图显示,两架F-16从委内瑞拉西北部马拉开波起飞,经由阿鲁巴岛上空进入国际空域,随后进入美国海军舰队附近盘旋12分钟。
其飞行高度一直维持在300米以下,最终沿原路线返回。美国媒体普遍将此次事件与9月2日的打击行动联系在一起。
五角大楼未明确点名马杜罗授权此飞行任务,暗示这是有组织回应。
多个匿名美军官员私下表示,这种行为已经超出"常规飞行"范围,更像是一次武装示威。
政界也迅速跟进。
参议员卢比奥在X平台表示:"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贩毒政权不仅继续在我们家门口活动,现在还试图威胁我们的士兵。"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也对事件做了简短回应,称"美方对委内瑞拉在本区域的挑衅行为持续保持警惕",并重申美军将继续执行打击毒品走私任务。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是否会做出进一步反应。
有迹象显示,美国南方司令部已向波多黎各增派预警侦察机,并扩大对委内瑞拉沿海的雷达监控范围。
另有军事观察人士指出,美舰编队当晚增加了舰载机空中巡逻频率。
这一系列行动也让加勒比再次成为焦点。
从海上毒品走私,到F-16空中穿越,美委之间的军事博弈似乎正在走向新阶段。
马杜罗政权近年来在经济上遭遇重压,在国内动荡加剧的同时,越来越依赖军事展示来稳固政权控制。
对美国来说,此次事件更像一次试探。
是继续打击走私,还是升级冲突,需要评估的不是飞机飞了多远,而是背后那股持续的对抗意志。
事件仍在发酵。
五角大楼明确表示已向白宫汇报,并与盟国共享了飞行数据。
目前已知哥伦比亚与荷属阿鲁巴岛方面收到通知,要求加强对委边境的空中雷达监控。
是否会有下一次飞行,还不清楚。
美方舰艇依旧停留在原海域,未撤离。
有人认为,这已经不是"飞一次就走"的挑衅,而是可能进入一个"逐步升温"的阶段。
美方正在紧盯。
委方还没表态。
空中巡逻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