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以色列与美国陷入孤立

2025-09-25 09:24  头条

当地时间9月22日开始的联合国大会期间,巴勒斯坦问题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随着英国、加拿大、法国等一批西方国家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个国家做出这一决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5个国家中,除美国外其他4个国家全部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的支持度空前扩大,而这种趋势正在推动巴以冲突的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设立巴勒斯坦大使馆后,卢森堡首相弗里登也明确表示,这一决定并不是针对以色列本身,而是针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政策。他认为,以色列现政府的行动违反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那么这些表态反映出一个现实,即在长期坚持以色列安全优先的框架下,西方世界内部已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歧。特别是在美国独自否决安理会 加沙停火决议草案之后,美以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状态更加凸显。

然而,承认潮并没有改变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内塔尼亚胡公开强调,以色列的目标"不仅限于加沙",还要在其他领域开辟"安全、胜利与和平的新机遇"。他同时点名"伊朗轴心",强调以色列必须摧毁这一威胁。这种表态显示出以色列试图将冲突议题扩大化,将自身定位为地区安全的绝对主导者,而并非仅仅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对手。

与此同时,以色列代表在联合国场合直言"两国方案没有了",甚至拒绝参加安理会召开的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这种姿态不仅让和平谈判的前景更加渺茫,也让以色列在外交上进一步陷入孤立。

军事层面上,加沙的局势依旧惨烈。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其第36师进入加沙城,并展开所谓"基甸战车2"行动,当地平民伤亡惨重。西方国家在这一背景下承认巴勒斯坦国,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强烈不满,他们担心继续的军事行动将彻底摧毁"两国方案"的可能性。

在这种局面下,巴勒斯坦建国的前景出现了新的变量。短期来看,即便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现实的军事冲突和以色列的否决态度 仍让和平进程难以推进。但从中长期角度分析,这一"承认潮"正在形成国际共识,它可能推动问题从单一的美以主导,转向一个更广泛的多边调解框架。这种趋势不仅符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表态,即巴勒斯坦国的承认是一项"权利",更可能成为未来国际社会施压以色列的一个重要工具。

未来巴勒斯坦能否真正建立独立国家,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国际社会能否继续保持一致,推动"两国方案"重新回到议程;第二,美国是否会因战略孤立而被迫调整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第三,以色列国内政治格局是否会因持续的战争消耗和国际压力发生变化。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和平的曙光,但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人民争取建国的合法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这本身就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前景仍然充满曲折,但当国际共识逐渐形成、区域局势迫使各方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时,"两国方案"或许依旧是唯一现实的出路。换句话说,巴勒斯坦国的命运,已经不只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对抗,而是国际秩序、地区稳定与大国博弈交织下的一场长期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