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70岁后还经常午睡的人,不想心脏出问题,4点多留心

2025-03-26 14:01  头条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就是其中一个常见的慢性病。

心衰是一种因心脏功能下降导致无法有效泵血的状态,通常会影响到体内各个器官的健康,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午睡是老年人常见的休息方式,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帮助改善心情。

但你知道吗?过度或不恰当的午睡,可能会增加心衰的风险,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午睡对于老年人有很多好处,但如果午睡方式不正确,反而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心衰和午睡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并且提醒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午睡时需要避免哪些常见的错误习惯。

许多老年人习惯午睡,这本身并无不妥,适当的午睡可以帮助缓解白天的疲劳,恢复体力。然而,问题出在午睡的时间长度和方式上。

研究显示,老年人如果在午睡时不注意一些细节,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对于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长时间的午睡会导致体位不当,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可能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长时间不合适的午睡会对老年人的心脏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特别是对于已经有心脏病的人,午睡时不当的姿势和过长的睡眠时间,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衰的风险。

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医生建议在午睡时要避免四个常见的错误习惯,这些不当的午睡方式,可能无意中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不要长时间午睡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超过一小时,研究表明,每天午睡超过90分钟的老年人,发生心脏问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长时间的午睡会让大脑处于较长时间的不活动状态,血液循环变缓,可能影响心脏的血流量。此外,长时间午睡还会扰乱晚上的正常睡眠,导致昼夜节律紊乱,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不要在餐后立刻午睡

餐后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进行消化,而如果此时马上躺下休息,尤其是平躺,可能导致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受限,消化过程受阻。

同时,平躺的姿势还可能增加胃酸反流的几率,导致胸口不适等症状,对于有心脏问题的老年人,餐后立即午睡,可能使心脏的工作负担加重,诱发心衰。

因此,建议老年人在吃完饭后,应该休息30分钟以上再进行午睡,避免餐后立刻躺下。

不要午睡时完全平躺

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人,午睡时完全平躺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血液回流受阻。

一个更好的做法是将上半身略微抬起,保持轻微倾斜的姿势,帮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减轻心脏的负担。

因此,建议老年人在午睡时,可以考虑将床头稍微抬起,避免完全平躺,采取更有利于血液流动的姿势。

不要午睡过晚

虽然老年人通常习惯早早就起床,但有些老年人在中午后觉得很困,于是午睡时间变得过晚,甚至到了下午3点或更晚。

这样会扰乱晚上的正常作息,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导致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作息不规律更容易引发心脏负担。

因此,老年人最好在中午12点到2点之间午睡,避免午睡过晚,影响晚上的正常休息。

除了控制午睡的时间和方式,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善,进一步提升身体健康,减轻心脏负担。

定期检查心脏健康是老年人预防心脏病、心衰等问题的关键,通过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可以早期干预,避免严重后果。

老年人常常面临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不良情绪对心脏健康有着负面影响,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保持愉快心情,能够有效减轻心脏的负担。

虽然午睡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不正确的午睡方式可能会对身体,特别是心脏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合理安排午睡时间、保持适当姿势,并配合健康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早日认识到这些细节,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确保自己拥有一个更加充实、健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