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还在围绕巴拿马运河打算盘时,中国早已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布下了棋子。
如果说巴拿马正在上演一场"踢馆"大戏,试图将中国从其港口经营版图中彻底清除,那秘鲁的钱凯港就是中国给出的响亮回击。
表面上是港口招商,实则是地缘战略的重新洗牌,一切早在多年前就已悄悄埋下伏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钱凯港"项目早在2011年就已经立项了,经过多年调研协商,历时3年多建设,这座港口终于于去年开港,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据港口官员介绍,钱凯港目前已有4个码头泊位,已经具备年吞上百万标准箱的能力,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预计总泊位会在15个,想想有多夸张。
另外,钱凯港正式运营后,货运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意味着更低的物流成本与更快的货运效率。
可以预见,未来必定会有更多中国商船转向钱凯港,届时,哪怕巴拿马再多港口,也无人问津。
很多人不解,说"钱凯港"呢,为什么提到巴拿马呢,这就要从3月份说起。
今年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河集团突然宣布,要将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运营权,以228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出售。
买家,竟是美国顶级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公司。
在这些港口中,有两座港口备受国内网友关注,它们正好位于巴拿马运河两岸,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命门要地。
若是美国拿下这两座港口,对中国商船运输必然会造成一些打击,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也正因如此,李嘉诚在那段时间频频被"骂"上热搜。
需要注意的是,"李嘉诚卖港口"一事传出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对中国商船加征巨额港口服务费,直指中国的海上贸易命脉。
一连串动作,哪里还有半分遮掩?明摆着是要连根拔起中国在拉美的港口布局,真正从供应链源头上对中国"釜底抽薪"。
早在今年2月份,巴拿马总统站出来,公开驳斥美国,面对特朗普施压时,他们坚决反对,展现一副"斗争到底"的姿态,但随着事件推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人认为,巴拿马看似被动,实则早已与美国唱双簧,试图搅浑水,将中方挤出港口运营市场。
好在,"李嘉诚卖港口"一事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火速介入,出售港口交易暂停,贝莱德的收购计划宣告失败,美方的算盘落了空。
可惜他们并未就此罢手,前不久,巴拿马政府再次抛出"港口招标"的诱饵,声称将对两个待建港口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
看上去是开放竞争,实则暗藏玄机,巴方刻意设定条件,限制任何单一集团参与投标,不少网友认为:巴方很可能是在划清阵营,直接把中国拒之门外。
他们想借力打力,利用美日投资削弱中国在本区域的影响力,以图在中美拉锯中站到更有利的位置。
在这场逐利与博弈的背后,是一场有关制海权、物流链与国家安全的综合较量。
真正令人佩服的,是中国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前面提到的"钱凯港建设",就是很好的一步棋。
这是一场十年磨一剑的布局,是中国为最坏的局面早早做出的准备,与其在喧哗中对抗,不如在沉默中突围。
中国没有喊口号,而是用实打实的工程、资本与技术,在世界地图上重新绘制属于自己的航运版图。
如今再看巴拿马的"邀请美投资港口",不过是临渊羡鱼,他们想以港口招商的方式换取政治红利,却未曾想中国早已另辟蹊径。
钱凯港的开港,不仅是一个港口的运营,更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若将全球航运体系比作一盘棋,巴拿马曾是"中心",如今却可能变成"边角",而中国,正在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把"边角"变成新的枢纽。
港口不是孤立的资源,而是国家意志的延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血脉,中国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别人还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时,就已悄然在遥远的南美洲种下希望的种子。
如今种子已发芽,未来必将枝繁叶茂。
中国,早已不是被动防守的角色,而是全球贸易大棋局上最有力的落子者,巴拿马或许很快就会明白:把中国排除在外的选择,终将是一场战略误判。
当别人在布阵,中国已在收网,对此,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