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黄岩岛大局基本已定。对此,菲律宾对中国提出抗议,我外交部直接回应:不接受菲方抗议。那么,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有何重要意义?而菲律宾在第一时间提出"强烈抗议",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涵盖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占1242.5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濒危生物。仅仅一天后,菲律宾外交部就宣布"强烈抗议",称这是对其"主权"的侵犯。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日的记者会上回应道: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所谓的抗议不可能改变现实,中方根本不接受。可以说,随着这一保护区的建立,黄岩岛的大局实际上已经敲定。
之所以说大局已定,是因为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本质上完成了对黄岩岛主权与管辖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自2012年中国对黄岩岛实施有效控制以来,中方逐步完善了相关执法、法律与生态管理的体系。去年,中国公布了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今年又进一步通过国家级保护区的方式,把这片海域纳入严格的法律框架。而菲律宾虽然口头上高声抗议,但在事实与法律层面,已经失去了可以挑动局势的空间。
从生态角度来看,设立这个保护区绝不是随便画个圈,而是有明确考量和深远的意义。黄岩岛海域拥有极为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分布着大量珍稀物种,同时也是重要渔场和避风港。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海水升温、台风频发、渔业垃圾和非法捕捞,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