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向韩国施压:要么签协议要么付关税,没有灵活度

2025-09-12 18: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近期不断加大对韩国的施压。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美媒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节目中放话说,韩国必须接受此前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否则就得缴纳高额关税。他还提及美国突击抓捕300多名韩国公民一事,不留情面地要求韩国办理正规工作签证。

谈及近期韩美关系的一系列风波,韩国总统李在明11日在记者会上表态说,后续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时,"如果协议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就不会签署"。

"韩国要么接受协议,要么付关税,非黑即白。"卢特尼克指出,韩国总统之前访问白宫时并没有谈及贸易问题,也没有签署贸易协议,可能是抱着美国会再让步的幻想。但卢特尼克强调,日本最近签署了与美国的贸易协议,"所以这儿没有任何灵活度"。

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节目采访。 视频截图

7月30日,美国和韩国宣布达成贸易协议。韩方同意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作为交换,美方承诺将把包括汽车在内的韩国输美产品的关税税率降低至15%。

然而,双方围绕该协议的一些细节仍存在较大分歧。韩国《韩民族日报》9月12日报道称,韩美协议的最大分歧在于韩国承诺的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方案,双方在其构成、运作方式及利益分配上迟迟未能达成一致。

根据最初公布的有关内容,韩国政府对这3500亿美元的安排是1500亿美元用于韩美造船合作,剩余的2000亿美元则投入半导体、核电站、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和生物技术等造船业以外的领域。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卢特尼克认为,特朗普将"亲自挑选"投资项目,且90%的投资收益应该用于美国民众。

11日,卢特尼克拿着上周刚签订的美日贸易协议作为例子说,一旦特朗普批准像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这样的项目,日本将提供项目资金,美国则负责雇佣建筑工人、建设管道,项目完成并产生收益后,美国和日本政府对半分配利润,直至日本收回投资,"之后,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

但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9日表示,韩国不能接受与日本相同的条款。他指出,日韩两国的经济规模和外汇市场环境完全不同,日本拥有货币互换安排,日元还是储备货币,照搬条件将对韩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而且对韩国来说,当前更紧迫的问题,不是谁做出基金投资决策或如何分红,而是韩国究竟要如何从外汇市场筹措并管理承诺投资的3500亿美元。

在美国Axios新闻网站11日发布的另一档节目中,卢特尼克还拿近期美韩关系中的另一场风波来向韩国施压。

"我们喜欢现代汽车在建的工厂,但他们需要为工人办理合适的签证。我的意思是,工作签证。"卢特尼克批评称,此前韩企为工人们办理的是旅游签证,入境后直接在工厂工作,这样是不行的。

卢特尼克称,他已亲自打电话敦促韩方为工人办理合适的签证,并告诉他们若遇到困难,可以直接找他联系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丽丝蒂·诺姆办理正确的签证。

美国移民执法人员4日对位于佐治亚州的韩国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合资电池工厂开展突击执法,以涉嫌"非法居留"为由抓捕475名工人,其中超过300人为韩国公民。美方称,这些人因非法入境、免签入境但没有工作许可、持有签证但逾期滞留等原因被捕。《韩民族日报》报道称,12日下午,316名被捕韩国工人已获释并抵达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李在明11日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表示,美国突击抓捕韩国工人事件让韩企感到震惊,"这将影响韩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

当地时间9月11日,李在明举行就职百日记者会。 韩国总统记者团

"我们的在美企业肯定非常困惑,他们还没有长期稳定的工作,还需要技术人员来建立设施、设备和工厂。"李在明说,"如果签证申请被驳回,这些企业未来在美国设厂时将面临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他们必然会感到焦虑,这可能会对在美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李在明透露,韩方正与美方就投资相关签证展开协商,希望未来能够解决问题。但他话锋一转,警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看,对美直接投资可能会非常犹豫。"

至于仍未签署的贸易协议,李在明直言,协议是为了让韩国不被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才敲定的,"如果能自保,为什么要签字?如果对我们没有好处,为什么要签字"?

不过,李在明安抚道,虽然从当前形势来看,后续谈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那些在谈判中出现的"粗暴、激进、过度、不合理、不合常规的言论,最终会回归理性"。

他的话却并没有让韩国舆论放下心来。"帝国的蛮横,韩国的屈辱。"《韩民族日报》11日刊文称,美国的生产成本较韩国至少高出30%,且历经二十余年制造业空心化,产业生态早已破碎。特朗普试图凭借"帝国威势"以强力动员盟友,逆转历史潮流,纯属不切实际。

"以这次的事件为鉴,韩国必须对对美投资项目来一次全面盘点与再评估。政权更替之际,我们在特朗普的强压下,仓促顺着日本'设定的棋局'推进所谓'关税协议',如今更应冷静回看。"文章写道,盲目效仿日本这一"准储备货币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未必对韩国有利。与其为一时过关而迎合美国的过分要求,不如明确"能做与不能做"的边界,并据此据理力争、说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