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平定后,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竟要枕着皇帝膝盖睡觉

2025-09-29 16:20  搜狐

安史之乱平定后,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竟要枕着皇帝膝盖睡觉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安禄山一开始把唐朝打得节节败退,为啥最后还是输了?因为唐朝藏着个关键人物--李泌。

这人特别反常,明明靠谋略能帮唐朝稳住局面,却死活不肯当官,只愿以山人身份出主意。更让人意外的是,平定叛乱后他不要金银、不要爵位,只提了个奇怪要求:想枕着皇帝的膝盖睡一觉。这李泌到底是谁?为啥放着大官不做,偏要搞这些操作?

李泌小时候是真的神童,七岁就能写文章,老家没人不知道他的名声。公元728年,唐玄宗听说有这么个厉害的小孩,专门让人把他接到长安。

那天唐玄宗正跟宰相张说下棋,见了李泌就想考考他。张说盯着棋盘,让李泌以棋盘、棋子、落子对弈为题作赋。李泌听完当场就说出赋的内容,不仅贴合主题,还透着远超年龄的聪慧。唐玄宗当场夸他是奇才,还特意关照李泌家人,让他们好好培养这孩子,把他家纳入"东宫官属"的供养名单,方便他日后学习。

李泌的名声很快传到其他大臣耳中,宰相张九龄专门请他到家里做客。当时一起被请的还有严挺之和萧诚。

严挺之为人正直,看不惯萧诚阿谀奉承的做派,就劝张九龄别跟萧诚走太近。张九龄没当回事,还打算派人去催萧诚。这时候李泌用委婉的话劝谏,这让张九龄瞬间醒悟,赶紧向李泌致歉,还亲切地称他为小友。除了张九龄,张廷珪、韦虚心等官员也很赏识他,但李泌对这些官场往来没兴趣,心里总琢磨着学问与修行。

长大后的李泌学问更扎实,可他一点不想当官。别人寒窗苦读是为了科举入仕,他却整天抱着《易经》研究,还迷上了神仙方术,想探寻长生之道。后来他经常跑到嵩山、华山、终南山隐居,寻访隐士、研究炼丹术。

不过皇帝的命令他还是听的,唐玄宗后来召他回长安,让他给太子李亨讲解《老子》。李泌对《老子》研究极深,讲课时条理清晰,太子特别喜欢听他讲课,两人也因此结下深厚情谊。

可在宫里待久了,李泌看不惯杨国忠、安禄山的所作所为。杨国忠专权跋扈,安禄山暗中积蓄力量,李泌就写了首诗暗讽他们的野心。杨国忠看后特别生气,找了个借诗影射朝政的由头,把李泌贬到蕲春郡。李泌没辩解,干脆离开朝廷,跑到山里继续研究他的修行之道--要是天下一直太平,他或许会一辈子做个隐居的方士,可安史之乱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叛,唐朝军队节节败退,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就是唐肃宗。唐肃宗一登基,就想起当年给自讲课的李泌,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灵武附近的山中找到了他。唐肃宗想让李泌当宰相,帮自己平定叛乱,可李泌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只想当个山人,做皇帝身边的宾客就好。唐肃宗没办法,只好答应,让他以宾客身份留在身边,参与军政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