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被关税大刀给了致命一击,美国医疗行业高度依赖中国出口的原料药,97%的布洛芬原料来自中国,70%的青霉素工业盐来自中国,中国垄断了全球80%的肝素原料和89%的一次性手术器械,而美国本土产能只能满足需求的12%。这意味着,一场贸易战就能直接掐断美国人的"生命线"。
加征关税后,美国本土制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可能导致部分药品供应短缺或价格上涨。比如注射器、口罩、医用手套。一支医用注射器的成本,因为关税从0.15美元涨到0.37美元,医院运营成本直接上涨15%。美国战略准备与响应管理局报告显示,95%的基础无菌注射剂原料药来自中国和印度,以生理盐水为例,虽然科技含量不高,但在重症监护室里用量巨大。在2024年,由于关税和供应链中断,全美83%的医院实施了配给制,先给危重症患者或有钱人用,32%的化疗患者被迫中断疗程。
全球化是为了让药品更便宜,但特朗普疯狂的加关税,逼的美国医院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已经开始影响患者护理。这还不是个例,全美32%的医院都在面临这种困境。设想一下,你生活在美国,如果连一瓶生理盐水都买不起,ICU里的患者怎么办?一天的医疗费用得多少钱?多少家庭扛得起?
更深层的是国家安全风险。五角大楼的文件显示,美军战备医疗包中,67%的止血敷料依赖中国,如果供应链中断,士兵死亡率可能飙升40%。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通过简单粗暴的贸易保护主义实现经济安全。关税壁垒高筑,伤害的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本国经济的根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成为拖累美国经济的沉重枷锁。贸易战可能要比我们想的结束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