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事故调查还在进行,格栅板到底为啥会掉?是年久失修还是检查没做到位?尽管具体技术原因有待鉴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安全隐患绝非一日之寒。这起事故表面上看是个极端个例,但细想一下,仍让人脊背发凉:这次掉下去的是参观的学生,如果隐患一直存在,下次掉下去的就可能是天天在那里工作的工人。此次"偶然"暴露的无疑是安全防线的失守。
安全生产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安全第一""安全重如山"……不少工厂贴满了这类标语。但一次次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让公众不断发出质疑--我们天天喊的口号,到底有没有刻进骨子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工厂负责安全的人,平时到底在忙啥?安全巡查、设备检查,这些最基本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如果安全检查只是形式主义的空转,日常隐患排查成了走过场的表演,所谓"安全第一"便也只是一纸空文。
六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留给家庭无尽的悲痛。这血的教训太沉重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者难辞其咎。光追责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怎么才能防止悲剧重演?
首先,技术上得升级。老旧设备、有隐患的地方,该换就得换,该修就得修,尤其是像这种关键防护设施。
其次,制度上得扎紧。安全规章不能只贴在墙上。隐患排查必须落到实处,天天查,认真查,交叉严查,不能糊弄。特别是对外来人员,包括参观者,进入危险操作区域的管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防护措施要加倍。
最后,监管上得瞪大眼。外部的监管力量得真正硬起来,不能光看报告、听汇报、查安检记录,得深入现场,穿透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真刀真枪地查问题,用铁腕倒逼企业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
我们呼吁,对每天每一个可能存在风险的角落,企业和场所管理者们都要高度集中精力,少开例行没用的会,少搞形式的东西,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竖起来,把安全隐患揪出来、消灭掉。"安全是1,其余都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