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时政评论员认为,石破茂以不经内阁会议敲定的形式发表"个人见解",深入阐释日本为何会走向战争的内在机制,这在战后日本首相中是首次,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石破茂卸任首相前的政治勇气,也表露出了在内部政治关系中,其个人的无力感。
另一方面,在讲话中回避了关键的"侵略"二字,却在记者会上承认"侵略",也表露出了某种两面性,而且一如其联大演讲,终究没有说出"道歉"。
这与日本政坛持续右倾化的背景密切相关,甚至日本社会都认为,已经不能用寻常的"鹰派"来形容某些极右翼分子、政客与历史修正主义者,而出现了一个更独特的称呼,即"笨派(バカ派)"。"笨派"人士固守所谓"靖国史观",否认慰安妇问题与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加害事实,甚至以"复活特攻精神"的姿态,一路朝着篡改历史的方向猛冲。尽管这一称呼带有贬义,却也准确揭示了其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非理性、近乎狂热的极端主义,而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政客。
相应地,石破茂在"个人见解"中强调,当代政治人物必须具备不屈服于短期民意的责任感。他明确表示,绝不能为迎合一时舆论、助长民粹或排外情绪而牺牲国家长远利益,直指选票政治下的短视行为。这番话也可视为对高市早苗等极端保守派政客近年政策倾向的间接回应与委婉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