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刚宣布制裁俄罗斯石油,印度当天就停了采购,170万桶/天的俄油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不是临时起意。
信实工业早就开始悄悄改买中东和巴西的油,比美国制裁还早。
为什么?
因为欧洲也要禁了。

印度知道,俄罗斯的油便宜,但买它要冒风险。
不是怕俄罗斯,是怕美国。
美国一发话,银行不敢给俄油付款,印度的炼油厂连钱都付不出,买油就得停。
印度国有石油公司直接说:银行能付款,我们就买;银行不给,一滴都不碰。
这不是在选油,是在选命。
170万桶,是印度前九个月每天从俄罗斯拉回来的量。
这数字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每天有三列满载油罐车从北极圈一路开到孟买。
这些油便宜,比国际油价低三十到四十美元一桶。
印度炼油厂靠这个赚差价,卖汽油、柴油、航空油,养活了全国七成的燃油市场。
现在停了,不是少了一点油,是断了命脉。
可他们还是停了。
为什么?
因为美国说,你要想和我签贸易协议,想卖更多药品、纺织品、芯片,想少交关税,就得断了俄罗斯的路。
特朗普说要对印度加50%关税,莫迪没认。
后来又说莫迪答应不买俄油,印度立刻否认。
可就在谈判最关键的那几天,印度的采购量掉了。
不是慢慢降,是断崖式掉。
信实工业不提俄油了,其他炼厂开始清合同、改条款、找中间商。
中间商?

就是阿联酋、新加坡的公司,转手再卖。
这叫"洗油",油还是那桶油,但单子不写俄罗斯了。
成本高了,运费涨了,保险贵了,利润被切掉一大块。
印度不是不懂,是不敢赌。
赌赢了,美国给市场;赌输了,整个出口链条被卡死。
印度要的是订单,不是情义。
俄罗斯给印度的折扣,是真金白银的让利。
不是口头说说,是合同里写死的低价。
印度拿到手,炼一桶油多赚十美元,一年就是几百亿美元。
这笔钱,够建十座新电厂,够给三千万农民发补贴。
可现在,为了换美国一张贸易入场券,主动把这笔钱扔了。
这不是精明,是短视。
美国要的是棋子,不是朋友。
今天你断俄油,明天你敢断中国货吗?
后天你敢断中东油吗?
美国的规矩,就是谁听话谁活,谁不听话,谁就出局。
印度以为自己是谈判桌上的玩家,其实只是棋盘上的一颗棋。
中国呢?
美国说要加100%关税,中国没动。

制裁俄罗斯石油?
中国照样买,照样付,照样运。
没有中间商,没有绕路,没有"洗油"。
中国银行照常付款,中石油照常签单,油轮照常从黑海出发。
为什么?
因为中国不靠美国的市场活命。
中国有自己的14亿人市场,有自己的制造业,有自己的能源安全体系。
你制裁我,我照常过日子。
你威胁我,我照样干活。
你加税,我转身找别的买家。
你卡我芯片,我自己造。
你搞长臂管辖,我直接说:不合法,不承认。
印度怕的是美国的刀,中国不怕。因为中国的刀,比美国的还长。
印度不是不知道俄油便宜,不是不知道断了会疼。
但它更怕美国的关税、美国的银行、美国的科技封锁。
它怕的是,今天断了俄油,明天美国不给它芯片;今天签了协议,明天美国又说"你没做到位"。
它不敢赌,因为它没底牌。
中国有。
中国手里有工厂、有港口、有人民币结算、有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量。

美国制裁,能卡住印度的银行,卡不住中国的船。
俄罗斯外交部说,我们习惯了制裁。
这话听着冷,但句句是真。
俄罗斯被制裁了八年,从克里米亚到北溪,从SWIFT到银行账户,从芯片到飞机零件,一样没停。
它没靠谁,它靠自己。
印度想靠美国,结果发现美国只认利益,不认承诺。
你今天断俄油,明天美国就拿你当跳板,去压中国、压沙特、压伊朗。
印度这一手,不是聪明,是慌了。
它以为用俄油换美国订单,是双赢。
可它忘了,美国从来不会因为谁听话,就真给好处。
美国只会因为谁有用,才暂时用你。
一旦你没用了,或者更听话的替代品出现了,你就是第一个被扔掉的。
印度现在损失的,不只是每桶三十美元的差价。
它失去的是,别人对它的信任。
俄罗斯不会再给它独家低价了。
中东的油商也不会再信它能长期买账。
美国也不会把它当真朋友--因为连自己的老客户都能出卖,谁还敢信你?
中国呢?
中俄能源合作五年涨了三倍,去年石油进口量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四成。
这笔买卖,没人能撬动。
因为它是基于需求,不是基于恐惧。
印度选了短期的安稳,中国选了长期的尊严。
你愿意为了眼前的一口饭,把陪你熬过寒冬的人推出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