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炸莫斯科,炸核电,乌克兰真不怕核弹打击:普京明确告诉西方

2025-10-26 11:54  头条

10月24日凌晨,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发起多波次跨境袭击,其中莫斯科州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住宅楼遭撞击致5人受伤的事件引人关注。

与此同时,罗斯托夫州能源设施、斯塔夫罗波尔市军事据点及科佩斯克弹药厂近期接连遇袭。

首都圈遇袭:住宅楼遭撞致伤亡,官方通报现分歧

距离莫斯科市约20公里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成为此次袭击的焦点。

莫斯科州州长安德烈・沃罗比约夫在Telegram帖子中证实,当地时间凌晨4点左右,一架无人机直接闯入一栋住宅楼14楼的公寓,造成5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膝盖脱臼、胫骨轻伤的儿童,4名伤者已紧急住院治疗。

这是近期无人机袭击首次在莫斯科近郊居民区造成人员伤亡,引发当地民众对安全局势的焦虑。

对于来袭无人机的拦截情况,俄罗斯官方说法出现明显矛盾。

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在社交平台宣称,防空系统成功击落3架飞向首都的无人机,紧急服务人员正处理碎片掉落现场。

但俄罗斯国防部同日上午发布的战报显示,一夜之间共击落111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仅1架在莫斯科州上空被摧毁,与市长的表述形成直接冲突。这种信息差异引发外界对俄首都防空系统拦截效率的质疑。

袭击还冲击了民航运输秩序。据俄罗斯媒体及Telegram频道报道,受安全威胁影响,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茹科夫斯基机场等多个关键机场暂停运营,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民生领域受波及范围持续扩大。

多地联动:能源与军事目标遭连环打击

在莫斯科州遇袭的同时,俄罗斯其他地区也遭遇针对性打击,目标集中于能源、军事及军工核心设施。

与乌克兰接壤的罗斯托夫州成为重灾区,34架无人机密集飞越该州上空,袭击导致约1500名居民断电,州长尤里・斯柳萨尔在凌晨6点的通报中强调,电力抢修队伍已全员投入恢复工作。

作为俄军前线物资补给的关键枢纽,罗斯托夫州频繁遭袭直接影响战场后勤保障效率。

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近日披露,10月22日在斯塔夫罗波尔市一处军事检查站制造"喧闹事件",成功击毙三名俄罗斯伞兵。

该机构在声明中指出,这些伞兵所属部队自2014年起便参与对乌作战,在全面冲突期间犯下多项战争罪行,但未透露行动具体细节。

军工设施同样未能幸免。俄罗斯中部城市科佩斯克的"Plastmass"弹药厂发生爆炸,独立媒体Astra报道称紧急服务部门已赶赴现场处置。

公开数据显示,该厂为俄军生产火箭弹及82毫米至152毫米口径迫击炮弹等关键弹药,且已被乌克兰盟友列入制裁名单。

战术升级:从袭扰到系统性削弱战争潜力

近期密集袭击折射出乌克兰作战策略的明显转变。乌克兰军方明确表示,袭击俄境内及被占领土的军事基础设施,核心目标是削弱俄军持续作战能力。

从实际效果看,这一策略已逐步显现威力:"Plastmass"工厂等弹药生产设施遭袭直接影响前线补给,而对能源设施的打击则加剧了俄国内资源压力。

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正不断突破俄防御体系。据乌克兰军事媒体披露,其已将民用轻型飞机改装为无人轰炸机,加装无人控制系统、额外燃料箱及卫星导航设备,可携带航弹、迫击炮弹及温压弹实施精准打击。

这类改装无人机能够穿越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在卫星导航与外部情报支援下规避防空系统,误差可控制在米级范围。

分析指出,乌克兰对俄腹地的打击已从零星袭扰升级为系统性作战,通过攻击军工、能源等关键领域,试图从根本上动摇俄军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