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跑能跳" ≠ "能干活",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之路漫漫
宇树科技的H1人形人机器人是此次调研的重点之一。H1展示了强大的硬件性能,能够完成行走、跳舞等动作,并具备出色的自主平衡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得益于宇树科技在机器狗开发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运动控制经验。
然而,华丽的动作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关键问题:H1只有19个自由度(DoF)。这意味着,它还无法处理复杂、精细的任务。例如,它无法像人类一样完成精细的操作任务,如组装零件或进行复杂的家务劳动。
高盛的报告援引公司评论称,人形机器人在未来2-3年内,很难达到与人类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但有意义的应用可能需要在5-10年的时间跨度内才会出现。
此外,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目前仅采用旋转执行器(行星减速齿轮)的硬件设计。这意味着,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在软件和硬件上进行多次迭代。
那么,家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王兴兴近期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提到:
"个人感觉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说服务业或者一些工业其实基本可以推起来了,但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可能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点。"
除了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产品也在调研中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宇树科技的机器狗配备了先进的步态控制算法,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公司目前每年交付数千台机器狗,广泛应用于巡逻、检查以及危险任务的替代,如火灾救援和变电站、核电站检查。宇树科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60%到70%的份额,其中5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