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仍不明朗,实用至少还要五年(3)

2025-03-05 16:48  华尔街见闻

然而,高盛的分析师指出,尽管机器狗在特定场景下表现出色,但其应用场景仍然有限。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虽然配备了LLM(大型语言模型)API,具备语音控制能力,但目前仍无法实现完全自主操作。这意味着机器狗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能力仍然不足,需要人类的干预和指导。

"技术迭代" ≠ "奇点降临":高盛、大摩纷纷谨慎预测

高盛的报告指出,尽管机器人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不足以实现多任务处理和复杂环境中的自主操作。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转折点尚未到来。

高盛预计,到2027年和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7.6万台和50.2万台。这一增长速度低于市场预期,表明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慢。

在这种背景下,高盛认为,目前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供应链的组件领域。特别是执行器组装商和谐波齿轮供应商,由于其产品采用确定性较高且技术壁垒较强,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点。

此前,摩根士丹利的研报也指出,尽管在和运动控制方面进展迅速,但要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仍需算法和硬件的持续改进,但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一个关键的发现是,多数中国制造商计划在2025年实现数百到数千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

领先的国内玩家如Agibot正在扩大订单规模以满足其2025年的激进生产目标。乐聚预计2025年销售量将达到500-1000台,MagicBot目标在2025年销售400台,到2027年扩大到15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