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摆下阵势,世界各路精英齐聚北京。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国宾馆拉开帷幕,来自21个国家的86家跨国企业派出正式代表赴会,外方嘉宾总数高达750多人,参会国家数量更是较去年有所增加。
这场规模空前的国际盛会,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无可忽视的影响力。
而且值此盛会之际,美国也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行动......
特朗普亲信访华
就在北京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前夕,美国特朗普政府做出了一项不同寻常的行动:派出他的亲信、共和党资深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专程访华。
戴恩斯是一位经历丰富的美国资深政治家,曾经长期活跃于商界。
他2012年首次当选为蒙大拿州的国会众议员,2014年更进一步,当选为该州的联邦参议员,并在2020年成功连任。
他与特朗普关系密切,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两人的政治观点就高度一致。
据统计,戴恩斯当时在公共政策上的投票与特朗普的立场吻合度高达86%。
2024年特朗普再次竞选总统时,戴恩斯也是最早公开表达支持的参议员之一,因此特朗普也极力支持他竞选参议院领袖。
除了与特朗普关系紧密外,戴恩斯本人也与中国颇有渊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作为跨国企业的高管,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六年时间,对中国社会并不陌生。
他甚至在自己的参议员官方网站上特别提到,他的两个孩子都是在中国香港出生的。
此次特朗普亲自挑选戴恩斯访华,显然并非偶然。
3月15日,戴恩斯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了即将访问中国的消息,并透露当天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本人就此行专门进行了讨论。
种种迹象表明,戴恩斯的访华并非普通外交往来,而是带着特朗普的授意而来。
据美国媒体透露,戴恩斯此次访华提出了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即中方必须立刻采取行动阻止芬太尼类药物进入美国,否则美方将无法与中国展开进一步对话。
事实上,芬太尼泛滥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极为严重的危机。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数据,仅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这一年内,美国就有超过10万人死于药物过量,其中近三分之二的死亡案例都直接与芬太尼这类阿片类药物有关。
这种药物在美国迅速扩散,给当地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
但问题的根源并非来自中国,而是美国长期以来对毒品问题采取了治标不治本的态度,政客们出于各种利益考量,不愿或不敢真正加强对药物生产、流通、处方药滥用的严格监管,导致药物滥用现象愈演愈烈。
然而,美国政界却刻意忽略自身的问题,不断地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进行施压。
特朗普政府此前已经两次利用芬太尼问题作为借口,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这种明显"甩锅"的做法不仅无助于真正解决美国国内的毒品问题,反而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的互信,加剧了双边关系的紧张局势。
这次特朗普派戴恩斯再度赴华,以同样的方式施压,说明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打算继续延续过去错误的做法。
美国有事相求?
除了派遣特朗普亲信访华之外,美国近期还有另一项不同寻常的举动--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密切相关。
这次论坛上,美国企业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
根据媒体的报道,本次参加论坛的美国企业高达27家,包括苹果、联邦快递、辉瑞、嘉吉等知名跨国公司。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政府屡次对华采取强硬措施,这些企业大规模地前来参会,这一现象的确有些出人意料。
面对这种局面,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企业敢于如此高调访华,很可能背后有特朗普政府的默许,甚至不排除是特朗普在向中方展示一种姿态和筹码。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尼尔森在参会期间也曾公开表示:"我们(美国企业)可以为中国带来好处。"
言下之意非常明显,美国企业界似乎正试图传达一个信息--求中方放松对美国的反制措施,这些美方企业也会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换句话说,这些美国企业的积极姿态,很可能就是特朗普政府某种"有求于中国"的暗示。
毕竟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频频挑起对华贸易摩擦,试图利用关税、制裁等手段迫使中国妥协,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
如今,美国经济也正面临多重压力,这些美企高调赴华背后,难免让外界产生联想:特朗普政府是否希望借助企业界的力量,通过商业合作的诱惑,来缓解当前僵局?
当然,对中方而言,合作的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的,只要是公平公正的合作,都欢迎各国企业前来。
但前提条件也非常清晰:美国必须认清事实,明确孰是孰非。
如果特朗普政府依旧坚持对华打压、遏制,那么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只会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对两国的长远利益都毫无益处。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特朗普政府如果真心希望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就必须停止这种虚虚实实的外交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