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出售港口,美国首次公开表态

2025-03-31 11:25  头条

港商须有底气,不应向霸权主义低头。

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的介入以及美国国务院的表态,再次印证李嘉诚将43个港口出售给贝莱德的行为,绝非简单的商业交易。

尽管目前最新的消息,长和不会在4月2日达成任何协议,然而从美国的表态来看,这次港口交易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一场新的较量已经来临。

关键问题迎刃而出,这笔交易最后怎么解决?李嘉诚的结局又会是什么?

中美暗战升级

李嘉诚将43个港口出售给贝莱德财团的交易,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香港《大公报》多次发文,以及各路人士都争相出来发声,试图让李嘉诚悬崖勒马,然而除了最近的小道消息,长和不会在4月2日与贝莱德达成任何协议外,再没有发声,而这还是国家正式出手后的表态。

3月29日,《大公报》再次发文,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头一回对长和出售港口这事儿,直接表态了,简短几句话,但里面信息量大得很。希望相关企业能好好掂量掂量这话的分量,赶紧把交易停了,不然,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显而易见,是在试探长和4月2日不会达成协议的真假。

到底是缓兵之计,还是真有反悔之意,从这个角度出发,李嘉诚出售港口一事并未结束。

早就有小道消息传出来了,说2024年年底那会,长和集团跟美国贝莱德集团领头的BlackRock-TiL财团,悄悄摸地达成了个原则性协议,打算把他们在全球的43个港口业务一股脑给卖了,套现整整190亿美元。

结果呢,一直到今年3月初,港府才"意外"地听到了这风声,长和跟美方的这笔大交易。

港府那反应也是快,第一时间就跟长和集团取得了联系,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一琢磨,长和集团心里肯定是清楚的,知道这买卖现在做不太合适,有点逆着大势的意思。

但他们就是一股脑地扎进去了,非要把这事给办了。

这事,迟早得被抖搂出来,但要是交易都尘埃落定了,那可就真是木已成舟,谁也没办法再改变了。

可见,"在商言商"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大公报》更是直截了当的指出,在商言商只是借口。

而商务部专家更是用5个字"在商不言商"来指出这桩交易。

之前官方就已经好几次跟李嘉诚提建议了,希望他别一股脑地往前冲,考虑考虑跟贝莱德集团终止这笔交易。

但香港媒体那边的小道消息说,李嘉诚在这港口交易的事情上,好像还是有点摇摆不定。

而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消息,他们已经盯上了长江和记跟贝莱德集团的那笔交易。

接下来,相关部门肯定会按照法律法规,对这笔交易来个彻彻底底的审查,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咱们老百姓的权益,还有维护那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而随着舆论越来越热闹,美国国务院也按捺不住了,3月28日那天,他们的发言人直接站出来,对李嘉诚和贝莱德集团之间的那笔港口交易表明了官方的态度。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可没拐弯抹角,直接就说:美国特希望巴拿马运河两边的港口能归美国公司管。

布鲁斯这话,基本上就是代表美国政府发声了,意思就是说,以后美国政府说不定会直接插手,干预李嘉诚和贝莱德集团的那笔交易,支持李嘉诚把港口卖给美国公司。

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中美两国必将围绕这场交易展开的较量。

李嘉诚的结局已经注定

实际上,商务部专家的"在商不言商"就已经挑明了这起交易中的漏洞。

如果李嘉诚真的是想按照商人的那套逻辑去卖港口,那长江和记在卖港口的时候,就应该大大方方地公开招标,让大家都来竞价,最后把港口卖给出价最高的那个。但现在呢,李嘉诚却直接把港口卖给了贝莱德集团,这种做法,符合李嘉诚口中的"在商言商"吗?

当下,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介入以及美国国务院的发言,已经给这起港口交易的结局定了基调,那就是中国不会让这起交易达成的。

美国三番五次将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脏水甩给中国,如今又公开发言,表示希望看到美国接管巴拿马运河。

这一系列发言的背后,无非是响应特朗普打压中国,幻想让美国再次强大的思想。

中国几次表示,这种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但美国依旧步步紧逼。

试想一下,一旦美国真的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对于在这条运河中一年有21%的货运量的中国来说,必将会受到美国的百般刁难。

当下,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手,意味着这起交易已经跳出李嘉诚和贝莱德财团,来到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

至于李嘉诚,从其一直沉默,就已经表明,他想赶快套现190亿美元,从中美博弈中脱身。

然而,他忘了,真正的商业传奇从来都是写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之上。

毕竟,没有强大母国作为后盾的跨国资本,终究是汪洋中的无根浮萍。

如果李嘉诚死不回头,那只能由国家帮着他体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