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压箱底的稀土技术,被巴基斯坦偷送给美国?面对外媒的捕风捉影,中国的驳斥来的很是时候。
在中国首次对全球管制稀土技术出口,以及中美第二轮贸易战的背景下,部分境外媒体突然炒作"巴基斯坦向美国偷送中国稀土技术"。
有些报道甚至声称,"巴基斯坦方面对美国通敌、出卖中国",进而把中国10月9日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解读为"中国反制巴基斯坦"。
«--【·三层漏洞藏不住·】--»
中美第二轮贸易战的硝烟正浓。美方刚放出11月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30%关税的狠话,中国商务部就在10月9日抛出两份稀土领域的管制公告。
这两份编号61和62的公告,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核心技术纳入出口管控,连技术资料、工艺参数的跨境传递都需要许可。
紧接着,境外媒体的炒作论调就来了。他们抓着9月底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向特朗普展示矿石样本的照片大做文章。有报道声称巴方用中国技术提炼稀土送给美国,更把中方的管制新规解读为"反制巴铁"。一时间,"铁杆兄弟背叛"的阴谋论在网络上疯传。
谣言刚起就露出了马脚。巴方第一时间向中方作出澄清。巴方明确表示,领导人递给美方的矿石样品,不过是工作人员提前采购的本土宝石原矿,跟稀土没有半点关系,更没用到中国的技术或设备。这个细节直接戳穿了谣言的根基。
巴基斯坦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输送能力"。该国虽坐拥估值6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但稀土开采和加工产业一直是短板。中国早在2025年8月就出台规定,未经许可不能为境外提供稀土技术支持。没有中国技术加持,巴方连工业级稀土原料都生产不出来,何谈"技术输送"?
美国自身的技术瓶颈更说明问题。其稀土精炼技术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最高提纯纯度仅99.5%,远达不到高端产业所需标准。而全球95%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都掌握在中国手里,美方就算拿到矿石,没有中国技术也难成气候。
«--【·中方当场戳破·】--»
10月13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直接给谣言定了性。"挑拨离间"四个字掷地有声,他明确指出相关报道要么是不了解实情,要么是故意捕风捉影,完全缺乏根据。
林剑特意强调,中方的稀土管制新规与巴基斯坦没有任何关联。这是中国依据出口管制法完善自身体系的正当做法,目的是履行防扩散义务、维护地区稳定,跟所谓的"反制"毫无关系。
对于中巴关系,他的表态更是坚定: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铁杆友谊历久弥坚,双方在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战略互信。
巴方的立场同样鲜明。巴方多次向中方承诺,与美方的任何交往都不会损害中方利益,更不会影响中巴合作大局。这种迅速且一致的回应,让阴谋论不攻自破。
«--【·稀土话语权在手·】--»
这场谣言闹剧,实则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稀土是高端制造的"维生素",镝、铽等元素更是美军激光武器、飞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美国的稀土库存仅够支撑3个月,对华依赖度极高。
中方的管制新规精准击中了美方的"七寸",这才让某些势力急着编造谣言挑拨离间。
美方的反应更暴露了焦虑。中方新规公布后,AMD、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股价应声下跌,特朗普政府随即放出加税威胁。但林剑早已明确表态,美方以关税相威胁不是正确的打交道方式,中方必将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中巴友谊从来不是谣言能动摇的。巴基斯坦是首个承认新中国的伊斯兰国家,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始终坚定支持中国。从基础设施合作到科技交流,两国的合作早已深入骨髓,这次事件中,双方的快速沟通与默契回应,更印证了"铁杆朋友"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