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市长卢秀燕宣布不选国民党主席以后,各路人马粉墨登场,此次蓝营党魁之争非常激烈。其中,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与郝龙斌具备竞争力,其余参选人属于"打酱油"性质。郑丽文获得了部分军系以及地方派系的支持,罗智强获得了新科"立委"徐巧芯等人的支持,以及马英九公开力挺,而张亚中关于两岸关系的论述,也能够吸引一大批深蓝选票。至于郝龙斌,背后有地方派系、军系以及战斗蓝赵少康的支持。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四个人的部分政见。
蓝营党魁之争各出奇招,郑丽文承诺"三到",郝龙斌表态不选2028
先来说说郝龙斌,曾经担任过台北市长以及新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郝龙斌在蓝营内部,也属于大佬级别的人物。只不过在卸任台北市长以后,连续选输掉两次国民党主席以及一次基隆"立委"。这一次,郝龙斌算是先下手为强,挤掉了赵少康。郝龙斌承诺他参选国民党主席,是为了当"吴伯雄2.8",不选参选2028,并会积极推动蓝白合。按照民众党团办公室主任陈智涵的说法,郝龙斌私底下已经与民众党进行了沟通。
再来说说张亚中,在2021年的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差一点掀翻朱立伦。张亚中长处在于两岸关系论述,强调两岸都是中国人。9月17日,张亚中召开记者会,阐述了部分政见。张亚中将两岸定义为兄弟关系,台湾不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绊脚石。此外,张亚中反对台湾地区增加防务支出,称备战不能够止战,唯有对话才能够止战。客观地分析,张亚中的论述是名副其实的统派,但也注定无法当选国民党主席。
接着说说罗智强,提出了修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规则的政见。罗智强称他当选国民党主席,会推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由一轮制变成两轮制。在第一轮投票中,没有任何一人得票率超过50%,就要由得票率前两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这个规则是避免赖清德再次依靠40%的绿营基本盘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能够让蓝白合形成"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效果。不过,这涉及到更改台湾地区的最高法律,难度非常大。
最后说说郑丽文,提出了"三到"。第一到,郑丽文提出国民党所有基层党部都会走到;第二到,郑丽文称自己能够听到所有基层国民党员的声音;第三到,郑丽文称所有对于国民党的承诺都要做到。事实上,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主要是郝龙斌与郑丽文之争。郝龙斌代表国民党传统势力,而郑丽文代表国民党内部的改革派。到底是郝龙斌还是郑丽文成为国民党下一届主席,让我们持续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