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刚过,广东便以雷霆之势打响全国土地收储重启的"第一枪"--15城联动发布专项债收储计划,超200亿元资金涌入闲置土地市场,沉寂五年的土地收储专项债全面"复活"。这不仅是政策"工具箱"的创新突破,更是对"土地财政"模式的深度重构。从番禺东乡村历时多年的遗留地块成功盘活,到珠海、中山等市单日挂出数十宗收储公告,广东正以"真金白银"撬动存量资源,为土地市场和房企纾困开辟新路径。
政策破冰:土储专项债五年后"重启",广东成改革试验田
2024年11月,自然资源部一纸《通知》为土地收储按下"重启键",明确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政策甫一落地,广东便率先行动:2025年2月以来,广州、中山、珠海等15城密集发布收储计划,涉及地块超百宗、总价逾200亿元。其中,中山单批收储3宗地块耗资12.69亿元,茂名、惠州等地更是以溢价回购模式加速"去库存"。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广东正通过专项债工具,将"沉睡"土地转化为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