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新政"背后是美国削减对华贸易逆差和推动"制造业回流"的紧迫意识,压力一定会传导到卖家并触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大神经"。据统计,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之比高达40.35%。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表明,2021~2024年间美国已连续高居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对象国榜首,对美跨境电商出口占到中国跨境电商总出口额的1/3以上。在"小包裹新政"高压下,业内人士估计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销售小包裹的成本将增加10%~30%,加上清关手续费,综合成本可能增加近40%。
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应对"小包裹新政"挑战的能力较强。过去数年中,Temu和Shein都在逐渐降低对小额豁免优惠的依赖,同时不断提升供应链效率和运营熟练程度。目前Temu和Shein都已经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和供应链中心,允许卖家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存放在当地仓库里,再从那里运寄给购物者。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24年5月中国跨境电商已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总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这种"跨境电商+海外仓"的方式可以助力跨境电商企业订单履约,大大提高货物送达时效,并提供售后、退货等增值服务。
然而,如果计入物流成本、仓储成本等,这种方式也会显著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大量中小型卖家仍然难以承担。即使考虑到"小包裹新政"尚未覆盖东南亚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选择去东南亚建立海外仓,但也不能排除美国将来对有关地区采取限制措施以"堵住漏洞"的可能。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对中国澳门特区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将澳门纳入取消小额豁免的政策当中。
小包裹也触动着美国经济的"大神经"。小包裹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像毛细血管一样渗入美国社会的日常运行。业内数据显示,通过小额豁免方式进入美国的包裹平均货值为55美元,而Temu单品均价仅为10~20美元,购买者多为美国中低收入阶层,特朗普政府的封堵措施必会进一步提高他们业已沉重的生活成本,并严重限制他们对其他产品的消费能力,也会提高美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剧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美国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系统构建,绝非"大幅加征关税、封堵中国产品"所能奏效,包括小包裹在内的中美经贸难题终归还是要找到平等互惠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