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国会议员开始密集关注通过小额豁免进入美国的中国产品。有议员宣称"小包裹漏洞"帮助中国制造商绕过美国关税体系,以较低成本向美国大量倾销商品,对美国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威胁到美国国内产业和就业"。也有人称小额豁免政策影响美国财政收入,《华尔街日报》就曾发文称该政策造成了高达670亿美元的税收损失。还有议员宣称,美国海关对低额豁免的包裹检查不严格,使得毒品、假货等非法商品借此渠道大量涌入美国。2024年4月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将加强对小额豁免包裹的审查,以防有违反美国"强迫劳动"禁令的货物低价进入美国。
2024年4月15日,联邦众议员墨菲提出所谓"结束中国滥用小额豁免规则法案",四天后即获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这就是今年2月1日特朗普宣布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直接背景。之后,因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尚未建立配套系统和流程,导致大量包裹积压在检查站,特朗普政府又不得不于2月7日宣布原小包裹免税政策"继续有效"。此后经过多次修改,"小包裹新政"终于尘埃落定,5月2日之后将以T01标准报关或T11简易报关方式清关。
"买家之困"与"卖家之难"
"小包裹新政"预计会延长7~10天通关时间,不仅影响买家购物体验,还会大幅增加交易双方成本。按当前美国人口约3.4亿计算,2024年平均每个美国人从海外购买小包裹四个,假定其中三个来自中国(含香港特区),按6月1日后每个包裹征税150美元计算,如果关税全由买家支付,则一个四口之家一年需额外支出1800美元。当然,部分小包裹的买家可能是美国中小企业,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增加直接税务成本,可能还需要聘请专业报关人员处理海关关务,从而进一步增加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