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开门杀”到底该谁担责?最高法拟规定:遭遇“开门杀”,保险也要赔

2025-11-13 16:52  每日经济新闻

正行进在道路上的单车和行人,可能会被随意推开的一扇车门改变命运,这种交通事故被称为"开门杀"。而"开门杀"是谁之过,又由谁来赔?这些话题一直备受争议,如今则有望获得明确界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直指"开门杀"等热点难点问题,拟以明确的规定,驱散保险赔偿过程中长期以来的迷雾。

有望迎来"明确指引"

大众口中的"开门杀",往往是因机动车车内人员疏于观察而贸然打开车门,导致与他人发生碰撞造成交通事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吴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门杀"案件在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占比不是很高,大约在5%,近年随着网约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此类案件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导致"开门杀"相关案件数量增加的原因就是责任不明。险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北京浩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崔春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开门杀"案件,指机动车乘车人下车时未履行谨慎义务突然开门,与车下行人等第三方发生交通事故,进而引发责任认定及损失处理的纠纷。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之前常按机动车方、开门乘客与受害方划分,若开门乘客需担责,保险公司往往因这属于商业车险免责范围,而拒赔对应损失,导致产生大量索赔纠纷;如果受害方直接起诉开门乘客承担赔偿责任,又往往因乘客缺乏赔偿能力,导致受害人虽获法律支持却难以实际获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