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高原放烟花引争议!评论员:请亮出始祖鸟烟花秀备案手续(2)

2025-09-22 09:15  新黄河

焦点二:"环保材料"的说法,在高原环境下需重新审视

既然"无需环评"的决定是基于"环保材料"这一前提,这个前提是否可靠?

赵勇认为,材料的降解效率与环境条件直接相关。在喜马拉雅地区,高寒缺氧,微生物活动很弱。"同样一种可降解材料,在平原地区一两年能分解,而到了高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长,生物降解的作用大大减弱。"

同时,烟花为了呈现不同颜色,通常需要使用金属盐,比如锶、铜、钡等。"只要用了这些化学物质,就意味着给当地环境带去了外来的污染物,污染是确定会发生的。"赵勇分析,"即便选址不在核心保护区,但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紧密关联的,污染物的迁移和累积效应仍然是潜在风险。"

焦点三:"植被修复"的难度与"暂未破坏"的观察周期

对于官方"暂未受到破坏"的初步结论和主办方"进行了植被修复"的承诺,赵勇也提出了他的看法。高寒地区的草甸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土层很薄,一旦被破坏,恢复极为困难。

"'暂未受破坏'可能只是短期肉眼观察的结果。高原生长的窗口期很短,一年就两三个月。有些破坏,比如土壤压实、微生物群落改变等,其影响可能要在几年后才逐渐显现。破坏容易,恢复很难。"在他看来,所谓的"植被修复"更像一个临时拿出的说法,"顶多就是事后跟踪力度大一点,草坪破坏了让他们再修一修,效果如何很难评估。"

他认为,对于这种"点上"的、单一的事件,要建立一套真正科学有效的长期监测和评估机制,比事后象征性地"补种"几块草皮要重要得多。责任主体毫无疑问是活动方,但关键在于后续的观察和评估是否能独立、长期且科学地执行下去。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