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卖力支持郝龙斌的赵少康为例。他昨天写下《党主席选后看法》一文,酸言酸语表示,"新任主席只要稳住当前局势,千万别出花样扯后腿";还说什么"新任党主席必须非常努力加大改革力道,降低、消除'亲中'力量,否则会'令不出党中央'"。他还以嘲讽的语气说,这次投票率39%,是直选以来次低,郑丽文当选党主席得票数65122票,是历来最低,显示党员参与度不高。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次选举,多数现任国民党籍县市长与地方派系是支持郝龙斌的,他们也是党内具有实力与资源的政治势力。因此,郑丽文的当务之急,是放下身段保持沟通,通过权力平衡、资源分享来避免分裂。这次选举最早且公开喊出"世代交替""老人交棒"的马英九,在郑丽文胜选之后用"同行致远"四个字表达期许,期望她能促成党内团结。
郑丽文18日晚发表当选感言。针对媒体提问"是否会担心指挥不动党机器,令不出党中央",她说,这个问题在国民党内并不存在,外界想看的宫斗剧与勾心斗角,未来都不会发生。
两岸政策
"深蓝"路线遭质疑 蓝军应走出民进党式"民意陷阱"
在两岸政策上的鲜明态度,是此次郑丽文胜选的重要原因。
她在竞选过程中,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对话,提出"两岸同属一中、'中华民国宪法'是一中宪法"的论述,强调两岸应和解合作,开创"百年和平基业"。她认为应延续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主张的两岸和平路线,展开国共两党对话。她痛斥"台独"为"法理不通的死胡同"和"政治骗局",甚至公开表示"不敢认同中国人就去民进党",推动摆脱"国民党跟拜民进党"的质疑。
她的这些主张,被竞争对手认为是"深蓝"路线,也被认为是"最统"参选人。
尽管郑丽文胜选,但党内仍有人对她的两岸政策"不放心",希望她走回所谓"中间路线""务实路线"。
比如,朱立伦嫡系人马凌涛就公开放话称:"新主席若不走'中间蓝',拥抱社会民意,会是最弱势主席。"台中市长卢秀燕的嫡系民代黄健豪选后也说:"希望新主席依多数民意,赢回中间选民。"台南国民党籍所谓"本土派"民代蔡育辉摊牌说:"郑丽文若继续'亲中'路线,我想离开国民党。"
事实上,选举结果证明,郑丽文的两岸政策立场不仅符合两岸发展的方向,也让她赢得了更多国民党党员的支持。对她两岸政策立场存疑虑的政治势力,反映的是国民党长期被民进党所定义的"主流民意"牵着鼻子走,而无力引领真正的岛内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