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金价波动本质是一场风险教育课,暴露出部分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理财常识的问题,但并非年轻人理财意识觉醒的主流。多数尝试者只是想探索财富增值,只是用错了方式。

"早知道不跟风,现在连食堂的红烧肉都不敢点了。"盯着理财APP里刺眼的绿色亏损数字,大二学生小林的吐槽道出了不少年轻投资者的窘境。近期国际金价上演高位"跳水",现货黄金单周跌幅超3%,终结此前的9连阳走势,一批跟风入场的大学生瞬间从"浮盈沾沾自喜"变成"本金大幅缩水",甚至有人直言"生活费都搭进去了" 。
这场"淘金热"的兴起,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前阵子,"黄金定投月入三百""买金比存银行划算"的帖子刷屏,连宿舍楼下的小卖部老板都在讨论金价行情。对大学生来说,黄金ETF可在理财APP直接操作,积存金100块就能入场,比买奶茶还方便的门槛,让不少人动了"赚点零花钱"的心思。小林就是被室友晒出的"三天赚200"截图吸引,把大半生活费投了进去,刚开始每天几块钱的收益,让他甚至规划起买新球鞋的计划。更有女生小周偷偷挪用35万压岁钱,想"趁行情多赚点",结果深陷套牢困境。
然而,黄金从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此轮金价暴跌并非偶然,美元指数走强、美联储加息推高持有成本,叠加全球经济复苏降低避险需求,多重因素共同压垮了金价 。缺乏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们对此毫无预判,只盯着短期收益跟风操作。当金价突然下跌,小林看着账户从盈利50块变成亏损80块,想补仓却只剩500块生活费,最终只能咬牙"割肉"离场,相当于亏掉半个月饭钱。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吐槽随处可见:"买了2000块,亏50块就吓得赶紧抛售""一天之内,一个月的收益全跌没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盲目投资的风险远超预期。杭州白领小郭投入20万买积存金,一周亏掉两个月工资;山东王先生贷款110万炒金,亏损超4万还背负债务。而抗风险能力最弱的大学生,手里的生活费、压岁钱本就有限,一旦亏损根本没有缓冲余地,很容易被市场"收割"。更关键的是,他们大多连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等影响金价的基本逻辑都搞不懂,全凭感觉交易,沦为情绪化操作的牺牲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