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很弱,中国是救世主”

2025-10-27 16: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柳白】"对英国来说,中国一边成了'威胁',一边又是渴求的贸易伙伴。"美国《纽约时报》10月27日发文,揭示了英国对华的忸怩心态。

文章指出,英国在对华政策上存在自相矛盾的困境,英国政府屡屡炒作人权和安全议题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然而,英国脱欧后经济疲弱、投资不足,更加依赖与中国的贸易,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近千亿英镑,堪称英国的"经济生命线"。一名英国经济学家直言,英国的经济地位非常脆弱。中国被视为潜在的恩人,甚至是救世主。

这篇文章坦言,英国情报机构的信息一直很一致:中国是一个"明确的威胁",英国的电子情报机构也将对华工作视为最优先任务。

相比之下,英国政府其他部门的立场则模糊得多。

文章提到了最近英国政府搞砸的涉华"间谍案"。由于缺乏足够证据,英国检方上月宣布撤销对两名2023年被控为"中国间谍"的英国男子的指控,两人被无罪释放。

英国皇家检察署(CPS)后来在一封信中爆料,该机构曾多次要求政府提供证据,以证明中国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均遭到拒绝。而政府的这一态度,正是CPS决定撤销对两名英国男子指控的关键原因。

英国首相斯塔默 IC Photo

但这也让斯塔默政府遭受到政敌有关其对华软弱的指责。保守党议员指责斯塔默政府之所以撤案,是担心审判会激怒中国、损害双边经济关系,但斯塔默予以否认,并指责前任保守党更新国家法律的速度太慢,以至于案件无法推进。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我们从一开始就指出,所谓'中国指示相关英国人员窃取英国情报'的指控完全是捏造的恶意诽谤,我们坚决反对。"

"我们敦促英国某些人停止这种自导自演的反华政治闹剧。"声明说。

与此同时,英国官员仍在讨论是否允许中国在伦敦新建使馆,这也被一些人借题发挥,指其有损国家安全,可能成为"间谍活动"据点。争议之下,英国官员原定上周作出的决定被推迟。

中方曾表示,为外交馆舍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是东道国的国际义务。中英都有在对方首都修建新馆舍的需求,双方应该相互支持。

文章指出,这两件事都凸显出英国乃至西方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的权衡。西方国家希望分享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贸易的好处,但又必须平衡中国带来的所谓"安全风险"。

这种紧张局势在英国尤为突出。自脱欧以来,英国经济疲软,投资不足,国内需求低迷。

同时,中国也有反制手段。中国政府可以阻止中国企业对英投资,命令国有企业减少与英国的业务往来。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学者埃斯瓦尔·普拉萨德指出,中国能够对英国主要出口商品(如汽车)征收关税。

中国还广泛使用英国银行服务,必要时可转向其他国家。

他说:"英国的经济地位非常脆弱。中国被视为潜在的恩人,甚至是救世主。"

英国政府数据指出,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接近每年1000亿英镑。中国进口占比超过七成,主要包括电信设备和机械。

文章称,近年来,英国领导人试图利用中国的经济实力。首相卡梅伦一度推动"英中关系黄金时代",继任的特蕾莎·梅2018年访问北京以强化贸易,约翰逊甚至曾誓言要打造"亲华政府"。

但这些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英国政府持续就网络安全和人权问题对华发难之后,逐渐销声匿迹。

英国《金融时报》上月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自去年上任以来,斯塔默一直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此前,英国保守党政府在执政期间,曾多次炒作"中国政府主导针对英国的高调间谍活动和网络攻击"的指控,导致中英关系降温,而斯塔默的上述努力正是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特蕾莎·梅在英国调查记者理·德凯尔巴伊一本关于"五眼联盟"的书中曾这样描述:"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完全的方式,既能让全球经济受益于中国的地位,又能约束中国那些'令人担忧的行为'。"

但其实答案很明显。英国方面应该真正意识到,摒弃过时的冷战思维与意识形态偏见,以务实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发展,才是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正确选择。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通电话。王毅表示,中英关系改善缓和的势头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中方愿同英方一道,按照两国领导人战略指引,排除各种干扰和杂音,把握好双边关系稳步前行的方向,聚焦互利合作,累积更多积极议程。在当前单边霸凌横行的背景下,中英有责任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有责任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有责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