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呢?

2025-01-18 18:01  百家号

古人没有去过太空,但是他们通过观察天文现象和自然规律,推断出了一年有365天。

首先,古人注意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而太阳的轨迹在一年中会不断变化。通过观察太阳的轨迹,古人发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每个季节大约有三个月,每个月大约有三十天。因此,一年大约有十二个月,总共三百六十五天。

其次,古人还注意到月相的变化。他们发现月亮每圆缺一次需要大约二十九天,这被称为一个朔望月。因此,通过推断,古人认为一个月大约有二十九天或三十天,一年大约有十二个月,总共三百五十四天左右。

为了调整这个结果,古人引入了闰月的概念。他们发现每四年会多出一天,于是便将这一天加到二月中,这样二月就有二十九天,一年总共有三百六十五天。

想要知道古人是怎么知道一年365天的,我们就要先来了解一下古人在没有观测器的情况下,是如何记录日期的。

在古代,人们观察自然现象作为记日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观察月亮圆缺变化来指明日子,第二种是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朝向来指明季节。

我国的古代历法可谓是千变万化,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历法,各个朝代的人的记录日子的依据也是大相径庭,主要分为农历和阳历两大类。

农历的依据就是月亮在天空中的圆缺变化。

古人目视天空观察月亮是最为简单的记日方法了。

农历的依据就是月亮在天空中的圆缺变化。

古人目标天空观察月亮是最为简单的记日方法了。

人们逐渐发现,在一个月里,从月初开始到月底,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如此规律:在从月初的弦月状态开始,到月底的下弦月状态,这间的时间跨度不过十五天。

而从月底的下弦月开始到下一个月的月初的弦月,这十十五天的时间跨度也是如此硬性。

人们逐渐总结出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是一个月,天数为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

所以根据自然规律,每个月的日子都差不多是三十天,经过古人的总结,每一年大概有十二个月,天数在353-355天左右。

这就是古代社会普遍采用的阴历记录日子的最原始的办法。

然而又有许多聪慧的古人发现,自己的这种日历在使用中明显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每一年天数太少,根本跟不过四季的变化。

尤其是到了农耕季节最为流行的春夏之间,这个时候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非常精准的把握时机。

所以古人就一点一点地摸索出了四季的规律:每年的春天发生在大寒之后,夏天发生在立夏之后,秋天发生在立秋之后,冬天发生在大雪之后。

这样一来,人们在农耕方面有了更为精确的依据。

但是时光荏苒,古人们在不断总结日历的时候也发现,这一年左右的时间也比从冬天开始到冬天回归的时间差太多了。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居住的地球,正在以某种规律在不停地转动,这种转动的规律就是公转。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