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球流动性牛市中,A股也有独特性
尽管全球性的宏观浪潮为A股上涨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A股自身的特殊性才是决定其韧性和长期潜力的关键。
基本面上,上半年5.3%的实际GDP增速,以及全年预计可实现的5%左右的实际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是稀缺的。
行业上,2025年被视为中国大模型技术的"产业落地元年",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Agent技术及推理引擎的突破推动大模型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生产力,深度渗透政务、金融、制造等领域。此外,中国创新药企迎来"出海黄金期"。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海外授权创新高,辉瑞、默沙东等国际巨头加速"扫货"中国管线。资本市场上,AI算力、半导体、创新药等新质生产力赛道成为估值锚点。今年上半年AI算力板块领涨A股,港股创新药板块涨逾60%。
资金面上,A股的资金面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拥有更强的自主性。当前人民币面临的是升值压力而非贬值压力,升值预期使人民币资产更具吸引力,能够持续吸引外资流入,同时汇率强势也为国内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在需要时决策层有能力、有空间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来支持经济和市场。
政策面上,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一系列针对中长期问题的政策调整,特别是通过化债和改革来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举措,正在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改革有效降低了市场的长期尾部风险,为A股市场"长期反转、底部抬升、估值修复"奠定基础。今年相较于美国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打破常规、充满不确定性的政策环境,中国的政策导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东稳西乱"压低了中国资产的风险溢价。
四、A股水牛的资金面
7月A股市场急涨,呈现出鲜明的资金结构特征:散户和杠杆资金是绝对主力,外资情绪有所回暖,保险稳步入市,而公募机构投资者可能相对滞后(详见《见微知著:谁是市场的增量资金?》。
进入8月,我们观察到内外资情绪延续火热。内资方面,两融资金成交额、成交占比续创新高,此前持续净流出的机构超大单近日流出规模有所回暖,此外,主要宽基隐含波动率自8月第二周开始明显上升。外资方面,北向资金成交量与头部海外中国主题ETF吸金规模均有所上升,部分海外对冲基金也在加速净买入中国股票。整体而言,主动型、被动型外资均展现出较7月更加强烈的"FOMO"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