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的爱情故事,20多年来一直引发广泛热议,很多人都很好奇他们之间是如何相知相爱的,还有很多人对他们的爱情发出很多疑问,并不看好这对相差甚多的恋情。
但是,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们之间的爱情,远比世人想象的纯粹、稳固、甜蜜。
翁帆回忆称,他们决定携手走进婚姻时,并没有想到外界的反应会有那么大。
在翁帆看来,他们就像普通情侣一样,相识、相知、相爱,顺其自然走入婚姻,并没有什么值得引起热议的特别之处。
因此,在外界一片哗然,记者蜂拥而至给翁帆打电话请求采访时,翁帆觉得很意外。
突如其来的巨量关注,并没有让正在读研究生的翁帆感到亚历山大。翁帆多年后接受杨澜采访回忆称,她当时非常淡然的将手机关机,美美的睡了个下午觉,身边的同学、老师得知后,对她佩服不已。
杨振宁和翁帆相识于1995年,当时杨振宁是享誉世界的伟大科学家,翁帆则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大学生,落落大方的为杨振宁和其当时的夫人杜致礼当向导。
8年后,和杨振宁恩爱几十年的杜致礼去世。妻子走后,杨振宁很是孤单、落寞,独自住在宿舍,没事的时候看看电视打发时间。
后来,杨振宁和翁帆的接触开始变多。
面对儒雅、博学的杨振宁,翁帆起初的感情是崇拜、敬佩。随着双方接触变多,了解深入,互生好感,翁帆对杨振宁的感情逐渐转变成了爱情。
翁帆回忆称,她对杨振宁感情的转变,是在2004年,相处中,她不知不觉爱上了杨振宁。
那一年,他们一起到北海游玩,像普通情侣一样看风景、骑自行车、吃美食,感情进一步升温。
刚回到北京,杨振宁就向翁帆求婚。翁帆答应求婚后,杨振宁将这一喜讯告知远在外地的子女们。孩子们纷纷回信祝贺父亲和翁帆。
而翁帆的父亲,也没有反对女儿这段悬殊过大的婚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我理解女儿的选择,她愿意为了照顾杨教授晚年做出牺牲,是一种美德,很光荣。"
翁帆父亲用了"牺牲"一词,为人父母的人都很理解他的心情。毕竟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女儿能找个可以照顾她一生的人,而杨教授毕竟年纪大了。
作为女儿,翁帆也很理解父亲。但她从不觉得和杨教授在一起照顾他是牺牲,她觉得爱情不是牺牲。
同样的,丈夫杨振宁也不觉得婚姻中哪一方的付出是牺牲。不过,杨振宁也表示,翁帆确实付出了很多,但他不愿意用"牺牲"这个词来形容。
杨振宁认为,从他们在一起开始,年龄的问题就是客观存在的,他能做的,就是在他在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些事情,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接受杨澜采访期间,杨振宁曾回应如果他去世后,翁帆怎么办?杨振宁表示,他支持翁帆在他去世后再婚。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位丈夫,在面对这种问题,都会出现矛盾的情绪,杨振宁同样如此,但他的理性最终还是战胜了感性。
作为妻子,翁帆面对这个问题,也很矛盾。翁帆回忆称,她第一次听到杨振宁这个回答时并不开心,反而感觉难过,认为杨振宁不爱她。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翁帆越来越成熟、理性,回看这个问题,翁帆的感受也发生了改变。她说她很感激丈夫有这样的想法。
虽然直到现在依旧有人不理解翁帆的选择,但翁帆始终没有后悔过。她很感谢杨振宁,感谢他给了她一个象牙塔般的生活环境,她很享受这样纯净的世界。
这段不被看好的婚姻,交给世人一份完美的答卷,杨振宁和翁帆夫妻二人享受20年,比一般人的婚姻更稳固。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契合,而这也是现代婚姻非常难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