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忍耐5天后,对美打响第二枪,交易已全面冻结,中美相互征费

2025-10-19 10:39  头条

美国和中国在造船和航运领域的摩擦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几年就开始酝酿。去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启动了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条款调查,说是为了查清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做法是否损害美国利益。调查持续了好几个月,收集各种数据和证据,焦点放在中国船厂的补贴、市场份额和全球竞争上。

美国那边觉得中国船厂太强势,占了全球订单的大头,让本土企业日子难过。结果,今年10月9日,他们终于放出最终报告,长达几百页,列出一堆指控,直接决定从10月14日起,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额外费用。具体是按船舶净吨位收费,每吨50美元起步,以后每年加30美元,到2028年封顶。这笔钱对航运公司来说不是小数目,一艘大船进港一次就得多掏几十万美元,够呛。

韩华海洋这家韩国公司在美国的分支成了焦点。韩华海洋前身是大宇造船,2022年被韩华集团收购,去年6月花1亿美元买下费城船厂,改名韩华费城船厂。这船厂在美国本土,主要建商用船和政府订单。收购后,他们加大投入,升级设备,还雇了不少本地工人。问题出在他们积极掺和美国政策制定,在国会听证会上提供数据,说中国船厂靠补贴不公平竞争,影响美国就业和产业安全。

这种说法帮着推动了301调查的落地。韩华的美国子公司有五家,包括韩华船舶有限责任公司、韩华费城船厂公司、韩华海洋美国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些单位主要靠和中国企业的合作维持供应链,尤其是钢材、电子零件和建造合同。中国供应商在这些环节地位关键,少了他们,运营就转不动。

中国商务部接到美国报告后,没急着动手,等了整整五天,从10月9日到14日。这段时间里,内部估计在评估影响,通知国内企业做准备。10月14日上午,他们发了两份公告。第一份直指韩华海洋的美国五家子公司,即日起冻结所有商业往来,不限于合同、采购和技术合作。中国企业一律不准和这些单位做生意。这招等于断了他们的后路,因为韩华美国分支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钢材和部件大多从中国来。冻结后,这些公司基本没法正常运转,车间产能闲置,资金链吃紧。消息一出,韩华海洋在韩国股市的股价直线下跌,投资者慌了神,开始抛售,市值蒸发不少。

紧接着,第二份公告来了,中国对进入本国港口的美国船舶实施对等收费。标准和美国差不多,按净吨位收,每吨400元左右,覆盖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液化天然气船和邮轮五类。海关还升级了识别系统,查船旗和实际控制权,防止通过换旗或股权代持钻空子。

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这些大港马上执行,第一批从洛杉矶开来的美国船就吃到苦头,费用翻倍,小型航运公司开始改航线,绕开中国港口。中国航运企业像中远海运,早从美国宣布后就行动了,10月10日起调整北美线路,转向东南亚和欧洲,避免直接损失。国内船厂也没闲着,原本给美国预留的订单空间,转手给了中东和非洲客户,产能很快填满。

美国那边,零售业最先叫苦。沃尔玛、塔吉特这些超市靠中国进口货,运费涨了,成本直线上升,他们通过协会向白宫施压,希望政策松动。美国造船协会内部也乱套了,有些成员觉得这措施损人不利己,会拖累整个行业。全球航运市场更乱,新加坡和釜山港业务爆棚,很多船选择在那中转货物,避开中美直航。运费波动大,有的航线价格翻倍,有的降价甩货。保险公司重新算风险,中美线路保费上调。欧洲公司如马士基、地中海航运捡了便宜,订单增加,股价稳升。日本的三井和川崎船厂也接到新单,创下近年高点。

这轮摩擦本质上是中美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拉锯。美国想保住主导权,但中国在造船领域已成主力,占全球产能一半以上,技术也上来了。301调查从去年启动,到今年落地,中间有听证和修改,美国最初方案更狠,后来调低了点,但还是激起反制。中国等五天再出手,显示出稳扎稳打的风格,先冻结韩华交易当第一枪,警告第三方别瞎掺和,然后对等收费当第二枪,直接对称回应。韩华成了夹心饼干,作为韩国企业,美国分支帮着游说,结果挨了中国制裁,股价跌了8%以上,公司前景蒙上阴影。

贸易战没赢家,短期看,美国消费者买东西贵了,中国出口企业压力大。长期呢,中美经济体量加起来占全球三分之一,任何动静都波及世界。航运业本就脆弱,疫情后还没完全恢复,又来这一出,供应链更乱。韩华这种跨国公司,本想在美国扩地盘,结果卷入大国博弈,吃亏不小。中国反制精准,不搞扩大化,只针对涉事单位和船舶,显示出克制。但如果美国继续加码,中国估计还有后手,比如调查美国行动对本国产业的影响,已在10月14日启动。

全球看,这事儿推动产业链重塑。中国船厂转向新兴市场,美国想振兴本土造船,但产能跟不上,费城船厂那种收购案本是好事,现在却添堵。日本和欧洲渔翁得利,订单增多,但整体市场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得小心,股市波动大。希望中美早点坐下来谈,找到平衡点。合作才是王道,对抗只会让大家日子难过。毕竟,经济全球化这么多年,供应链缠得死死的,谁也离不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