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最后一搏,魏忠贤临死前遗言,为何崇祯十七年后才懂?
公元1627年,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年仅16岁的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走向衰败的大明王朝。
崇祯皇帝继位后想要一改羸弱的大明王朝,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势力。
在崇祯皇帝继位后的第二天,他便将魏忠贤赶出了皇宫。魏忠贤此时还未意识到皇帝真的要致自己于死地,直到两个月后,当东林党人搜集了一系列罪证并呈交给崇祯皇帝时,魏忠贤才明白大势已去。
魏忠贤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就是个街头混混,沾染了好赌贪色的恶习。在一次输得倾家荡产之后,他竟心狠手辣地自宫,改名李进忠进入皇宫。这般对自己下得去手,足以见其心性之狠辣。
入宫后的李进忠,凭借着谄媚讨好的手段,先是与司礼监秉笔王安的手下魏朝结拜,靠着魏朝的美言,得到了王安的赏识。
彼时神宗朱翊钧在位,长孙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与魏朝有"对食"之情。而李进忠善于迎合,使得客氏渐渐疏远魏朝,转而与他亲近。
到了1620年,神宗、光宗在短短一月内先后离世,年仅15岁的朱由校登上皇位。朱由校自幼在深宫中缺乏关爱,对乳母客氏极为依恋,登基后便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对其亲属大肆封赏,还赐李进忠名为魏忠贤并加以重用。
魏忠贤与客氏在后宫兴风作浪,裕妃有孕却被他们害死,成妃被革除封号,就连张皇后怀孕也被弄至流产,导致朱由校始终无子嗣。
在朝堂之上,魏忠贤大肆铲除异己,结党营私。其党羽众多,文有"五虎"出谋划策,武有"五彪"充当打手,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对于反对他、不听从他的人,一律痛下杀手,使得整个朝堂人人自危,一片恐慌。
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在君权至上的古代,这可是足以灭族的大不敬之罪。他甚至还多次假传圣旨,肆意妄为。作为东厂首领,他掌控着这个特务机关,派出大量密探四处监视。
崇祯皇帝还没坐上王位的时候,他就非常憎恨魏忠贤,他认为一个宦官不配把持朝政。
在崇祯皇帝继位后第二天,他就直接将魏忠贤赶出皇宫,后来还是觉得不放心,决定斩草除根。
魏忠贤曾给崇祯皇帝送上了一批奏折,数量有些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想要留下来辅助皇帝进行工作,但是被崇祯帝拒绝了。
崇祯帝打着为他身体着想的主意,想要给随便打发了,可是魏忠贤一时没有听出来,于是他便再次请求留下来。但是这次,崇祯帝很明确地表示,他并不需要魏忠贤。
魏忠贤因为这事,明白了崇祯帝的意图,皇帝这是要对他动手了啊!果然,不过是两个月的功夫,皇帝就把对魏忠贤不利的证据一一找了出来,还把魏忠贤的一些党羽悉数揪出来。
东林党有了崇祯皇帝的支撑之后,很快的就搜集了一系列有关于魏忠贤的罪证,并且呈交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于是开始动手,捉拿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党派"。面对铁证如山,魏忠贤供认不讳。
结果崇祯皇帝没有丝毫手软,处死了魏忠贤等人。在魏忠贤执政期间,大家提起他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一脸敬佩:厂公廉、厂公好,厂公是大明的顶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很多地方都有魏忠贤的生祠,魏忠贤一时有了"九千岁"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