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京东外卖在不同城市的商家规模也有较大差距,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卖业务拥有了单独的入口,但在部分二三线城市,或是由于商家数量还不够多,只有咖啡奶茶获得了单独入口。
外卖业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对算法技术、履约能力、市场覆盖方面有着极高要求,京东采取"小步快走"模式,也是方便平台能够不断优化运营服务。
所以,京东外卖在短期内恐怕很难与美团、饿了么等老玩家"硬杠",甚至因为"品质商家"的门槛,大部分零散商户也会被拒之门外。
02
流量的走向
要撼动美团在外卖市场上的龙头地位,确实不容易。在京东之前,抖音、微信、滴滴、快手等大厂均曾在外卖市场"试水",但始终难成气候。
2023年,微信曾在广州、深圳两地内测"门店快送",但其避开了最让人头痛的配送环节,用户点击商家后就会直接跳转到品牌小程序,由商家负责后续服务。
2022年,抖音联手饿了么在南京率先推出外卖业务,一年后则正式推出"团购配送"服务,凭借在内容生态上的流量优势,外界一度认为抖音会对美团造成威胁。
但在去年11月,抖音却宣布官方外卖新进业务全部停止,原"团购配送"业务将逐步向"随心团"业务迁移,这次调整也被视为抖音对外卖业务的"战略性放手"。
有接近抖音内部人士透露,抖音外卖业绩一直没有增长,履约也并不乐观,据悉,抖音是跟顺丰同城、达达快送等配送方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