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悄然生变,俄罗斯加速"向东转"
面对困境,俄罗斯正在加速战略调整,更加依赖东方伙伴。
中俄能源合作深化。普京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占总进口量的19.6%。
本币结算占比突破。2024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占比突破75%,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日交易量是战前的53倍。黄金与人民币共同构建起"双锚体系",推动去美元化进程。
但这种关系并不对称。2024年,中国对俄贸易顺差扩大到创纪录的680亿美元。这意味着俄罗斯每赚1元人民币,就要流出1.5元购买中国商品,这种失衡让人想起19世纪拉美国家用白银换英国工业品的困局。
黄金抛售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趋势?
关键问题是:俄罗斯的黄金抛售是短期周转还是长期趋势?答案可能是后者。黄金产能持续。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每年开采超过300吨黄金。这意味着即使抛售储备,俄罗斯仍能维持一定的黄金收入。
国内黄金需求上升。俄罗斯取消针对零售黄金购买的增值税以刺激国内需求,今年俄罗斯消费者对金条、金币和首饰等零售黄金的购买量预计将达到62.2吨,相当于西班牙或奥地利的国家储备水平。但战争消耗更快。军费开支每天约3亿美元,再多的黄金储备也经不起这种烧钱速度。俄罗斯黄金储备价值约302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仅相当于3年的军费开支。
所以,黄金抛售很可能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会随着战争持续而反复出现。俄罗斯的"经济防火墙"正在一步步被拆除。
俄罗斯抛售黄金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残酷的真相
现代战争打的是经济实力。再多的黄金储备,也填不满战争的无底洞。俄罗斯军工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暴露了其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黄金是避险资产,但不是万能药。黄金可以提供流动性,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但不能替代真实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一个依靠卖资源维持的国家,最终会陷入"资源诅咒"。
俄罗斯的故事,对中国乃至所有国家都是一个警示: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强大的经济基础才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