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泽连斯基和欧洲部分势力坚持先停火再谈其他问题,这一做法确实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弊端。从表面上看,先停火能够迅速缓解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后续谈判创造相对平和的环境。但实际上,若不触及导致战争的根本矛盾,"病根"未除,停火协议就如同一张薄纸,随时可能被撕破。一旦局势再次恶化,之前的停火努力将付诸东流,地区将再次陷入战火的深渊。
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欧洲部分势力坚持先停火,背后有着复杂的自身利益考量。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维持一定程度的冲突状态,来牵制俄罗斯的精力,削弱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持续的冲突也为欧洲的军火工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商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增长。而对于泽连斯基而言,其坚持先停火再谈判的立场,或许并非单纯出于解决冲突的诚意。有观点认为,他可能并不想一次性彻底解决停火问题,而是倾向于维持一种停停打打、打打停停的胶着状态。这种做法背后或许隐藏着个人的政治野心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通过持续的冲突来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获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援助等。
但需要明确的是,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受害最深的终究是俄乌两国的人民。无论是美俄的主张,还是泽连斯基与欧洲的立场,都应在尊重两国人民意愿、保障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前提下进行权衡与调整。国际社会也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各方通过平等、公正、务实的对话与谈判,寻求一个兼顾各方合理关切、能够真正实现持久和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让冲突在无休止的争论与博弈中持续下去,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